第577章GPS导航干扰测试
领导叫你去家里吃饭,哪怕嘴上用的是疑问句,也不能真当成一个问题——
你要是回答不去,那这个工作关系以后就不太好维持了。
更何况,常浩南在主观上也确实想去慕名拜访一下。
丁高恒的妻子,是我国水下运载火箭,也就是潜射弹道导弹的主要负责人之一。
一位声名赫赫但又十分低调的老前辈。
见到常浩南几乎毫不犹豫地点头,丁高恒乐呵呵地戴好帽子,又把收拾好的公文包拎起来:
“走吧,坐我车一起去,吃完之后再让小朱去接你……”
……
“我们设定一下干扰方式,以这个跑道为轴心,把范围内接收到的所有GPS信号进行镜像处理,再重新发送出去……”
徐洋把望远镜放在一边,来到旁边的电脑前查看干扰机的运行日志:
短暂的安静过后,对讲机中传来各组已经准备就绪的报告。
“艹,真是神奇……”
众人的内心瞬间紧张起来。
徐洋随手理了下被风吹乱的头发:
所以,最终测试方案中的被干扰对象,就成了一个GPS制导的小车,可以进行简单的转弯操作,从而驶向预定目标。
偏差大概在2米左右,也符合军用精捕获码的精度标准。
一片嘈杂之中,徐洋从车上拿起一个大喇叭,对着人群有条不紊地下着指令。
为了实现这个要求,整个干扰机工作状态的额定功率很大,而且电路设计也很巧妙。
小车的行动逻辑是跟炸弹一样的,发现路线偏移之后就朝着另外一个方向拐弯,直到跟设定路线重合为止,中间并不会避开任何障碍。
“总之,绝对不存在一种可以解决所有问题的装备,轻敌思想要不得……”
“测控二组,目标路线出现偏离。”
“不过,他之前确实无意中跟我说过,希望这个东西能在明年春天之前投入使用,还说如果运用得当的话,可以起到四两拨千斤的效果。”
不过眼下这个关键的时候,她也顾不上那么多了。
“测控一组,数据一切正常。”
“把车送回去,准备开始干扰测试!”
也就是跟上一次路线恰好相反的设定。
像是卫星制导炸弹,一般精度会在10-30米左右。
相比于在清早或者傍晚还有些寒意的京城,长江沿岸的气候已经明显进入了仲春时节。
于是,小车前轮调转方向,往“正确”的左侧转了过去。
“我怎么一次都不知道?”
但是很快,新的导航信号却告诉它,这是一个错误的方向。
很快,小车便来到了滑行道的入口处。
对讲机中传来第一次回报。
不过对于徐洋一個地道的京城人来说,这里的气候反而不太容易适应。
看上去跟上次没什么区别。
当然,等到这台设备正式定型之后,将会有几种预设的干扰算法可供选择。
停机坪上,操作干扰机的实验小组已经把设备转移到了临近跑道的位置,并且把位于圆柱侧面的发射天线对准到半空中。
徐洋和郭林则一路跟在后面,观察它的行动轨迹。
紧接着,这辆略显简陋的小车便晃晃悠悠地向前行驶而去。
“徐工,这个GPS干扰吊舱,感觉常总那边很着急啊?”
由于很多GPS制导武器的接受天线都有定向能力,因此直接从地面发来的干扰信号很可能被过滤掉,需要经过电离层进行一轮折射,以模拟从太空发下来的卫星信号。
徐洋一边说着,一边在电脑上设定干扰机的干扰模式。
之前一直都是她放慢节奏去适应别人。
郭林推着一辆大概有半人高的金属小车从远处过来,一边走一边说道:
“不过正式测试之前,我觉得还是先来一组对照试验为好,看看它在未受干扰情况下是怎么工作的。”
她轻轻吸了吸鼻子,只觉得身上被刚刚一路上漫天飞舞的悬铃木飞絮搞得有些不舒服。
当然,实际使用中,由于制导武器的速度远比这辆小车更快,武器上面的芯片算力也赶不上笔记本电脑,再加上卫星定位对于高程的精度很差,所以命中精度一般到不了这个水平。
那就成了一锤子买卖。
还是由常浩南亲自完成。
于是才跟空军进行了一番联系,借用傍晚时分,飞机都已经归航的大校场机场作为场地。
于是,徐洋就打了个飞的,从京城赶到了金陵。
听到这个回答,徐洋心态复杂地微微撅了撅嘴。
在她的科研生涯里面,这还是第一次被别人在进度这块特别照顾。
本来郭林只是随便一问,但这个突如其来的时间点让他有些奇怪:
“这个时间有什么特殊的么……还是常总有什么其它计划?”
“这我就不知道了……”
根据路线设定,它的前轮向右偏转了一下。
同样举着望远镜的郭林口中喃喃自语:
徐洋说完,放下对讲机,拿起旁边人递过来的望远镜,看向跑道远端。
说话之间,小车已经被推到了降落跑道的起点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