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便事后跟另外一边雷达侦测到的弹道和命中情况进行比对。
基本上,只要目标不在飞行高度上进行太剧烈的变化,那么炮火覆盖的准确性就能达到90%以上。
坐在第一排中间位置的付全友转过身,对旁边一名身穿空军制服的中将说道。
对于华夏来说有点近,但对于巴尔干半岛环境刚刚好。
李永进敬了个礼,接着转身准备离开指挥大厅。
并且,当半分钟后数据再次刷新时,屏幕上再次恢复了一片干净。
就在二人闲聊的当口,后面几轮测试也陆续完成。
在其中右侧的雷达图上,清晰地显示着刚刚的一个目标此时已经一分为二,并正在掉落高度。
看着雷达显示屏上最后一个目标在一片炮火中消失,付全友深吸一口气,蹭地站起身,有条不紊下达指令:
“永进,你派一架直升机,用最快的速度到混成6旅的阵地,把他们记录下来的射击指挥数据带回来。”
“还有,让电科集团的同志们把雷达信号数据复制一份,我也要一并带回去……”
“再组织一批有高炮指挥经验的指挥员和参谋,把这次的测试数据编列成表格……”
“说的也是。”
右侧的,是一组经过无源模式改进之后的远程预警雷达,本来是14所拿来做技术测试的,现在又被搬过来发挥余热。
“是!”
“咱们要支援的那边,虽然对手是雷达反射面积更小的隐身飞机,但是他们手里的装备也更好些。”
测试结果也跟此前估计的情况差不多——
“技术人员提出来的具体方案,是对两部苏制P18预警雷达进行改进,这样一来一回,相当于矛和盾都被增强过,我觉得还是有得打的。”
而一架隐身飞机,哪怕RCS再小,尺寸总归是正常飞机的尺寸。
“……”
“永进呐,看起来,这個用预警雷达提供大致方位,再用高射炮火做概略覆盖的思路,还是有一定可行性的嘛……”
如今至少可以开始考虑第二步了。
“也可以往好的方面想想嘛。”
一群中高级军官正紧盯着面前两块大屏幕上显示的雷达信息。
“总之,无论如何,这些资料里不能出现中文,涉及数字和表格的时候,也务必不能出现我国独有的书写习惯。”
相比于虽然考试过关,但仍然忧心忡忡的李永进,付全友的心态倒是好得多:
“我们测试用的这套无源雷达,只是在407雷达的基础上改进的,已经是三十多年前的老家伙了。”
在完成第一轮射击之后,祝学军一边指挥参谋军官记录数据,一边探出身子,举起望远镜试图观察自己的“战果”。
只有刚刚防空炮火在5900-6200米之间大面积爆炸时,那上面显示出了一个巨大的反射信号。
正是刚刚被高射火力击伤,并最终导致解体坠毁的目标靶机。
京城军区北部防空指挥中心。
这至少证明了后者在反隐身方面的潜力。
眼见领导都做出了如此积极的表态,李永进自然也跟着放松了不少:
“反正,不管怎么样,这个用多部无源雷达取代单个巨型雷达,对隐身目标做多点探测的思路,绝对是大有可为。”
只是稍微停顿了一下之后,又话锋一转:
“只可惜,咱们现在还没办法真正模拟出隐身飞机的目标特征,这个用反舰导弹改出来的靶机,虽然已经是RCS最小的型号了,但是跟咱们预计要面对的目标相比,还是大上不少。”
这意味着那两段残骸已经掉到地球曲率不允许雷达看到的高度了。
只可惜,因为信息更新速率的问题,无法呈现出炮火命中目标的过程。
而整个过程中,左侧的另外一块屏幕上,都没有显示出任何有价值的信息。
因为就算这次跨国支援行动本身没能取得战果,只要能“看到”隐身飞机就是血赚不亏。
没道理能逃开。
毕竟哪怕是高射炮兵,这些年来也已经基本实现了雷达射控,完全可以在屏幕上全程看到目标。
“不知道到了真正的战场上,还能不能这么顺利地提前探测到目标信号。”
他下一步很有可能升任空军领导,要是在自己任上,防空兵的装备非但没有完成现代化,反而装备回去一堆老式高炮……
李永进当即理解了上级的意思,再次抬手敬礼:
“是!”
请收藏本站:https://www.25shuwu.com。手机版:https://m.25shuw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