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拉莫夫忽然发现自己来不及修正了,他对着敌人俯冲了,机炮落地这瞬间距离早就拉近了一截。
所以重型轰炸机能飞上千公里去攻击目标。
而雅克1根本没有这种条件,直接引导炮击事实上就不能做到。
这时候中队四号机说:“我看到一栋大房子,在我们右侧,可能是波耶老爷的庄园。我打赌里面一定有一个师部,至少一个师部。”
地图包还有一个作用就是保证迫降的时候能选择友军控制区。
普洛森空军的侦察机能引导炮击,是因为他有专门的观测员,可以确定飞机大概在什么位置,进而确定发现的目标的坐标。
伊尔-2的白昼空袭大部分普洛森士兵没见过。
“看到,放心吧头儿,快去看看波耶的庄园,一定是个师部。”
他们根本没有做伪装,有些普洛森人看到掠过天空的雅克1还挥手呢,大概把哈尔拉莫夫的中队当成了友军。
然而地面目标太多太杂,就算是飞行员一般也没办法发现几公里外的地面目标,所以哈尔拉莫夫才选择在五百米的低空飞行。
哈尔拉莫夫直接向地面倒扣下去,直奔正在开火的炮兵阵地。
但如果目标是正在开火的炮兵阵地的话,把高度拉到三千米也不是不行,这样还能进行筛选,只有重炮开火才能被看到。
现在哈尔拉莫夫把敌人的炮位当成了敌机,十字准星套上去。
“那我们盘旋过去,”他说,“拆散编队,双机行动。谢苗你和我保持目视接触。”
他看到了正在开炮的炮兵阵地。
但现在雅克1飞行五百米左右的低空,于是视野大大扩展了。
谢苗上尉:“仔细想想,我们一路飞过的普洛森军全都不住房子。所以我们怎么办?”
谢苗上尉在无线电里建议:“我们召唤炮火打击吧!”
所以哈尔拉莫夫直接把机炮的准星套上了一门大炮。
哈尔拉莫夫根本看不到炸弹扔哪儿去了,只能听见背后爆炸声,回头能看到爆炸的火光,就是不知道炸哪儿了。
“看不到,我们也投弹拉起了,根本看不到战果。”无线电里有人回答。
说完他看了眼燃油表,嘟囔道:“燃油消耗比平时快……”
这时候二号机的驾驶员说:“就没有什么比较明显的目标吗?我是说,敌人的炮兵不开火吗?炸到炮兵也算大功吧?而且炮兵开火那么大动静,应该很远就能被我们看到吧?”
完成队形变换后,哈尔拉莫夫在无线电中喊:“谢苗!你看到我吗?”
于是哈尔拉莫夫说:“你说得对,我们爬升到三千米,看看能不能发现正好在开炮的敌人。”
“谁不是呢,一边投弹一边向圣安德鲁祈祷吧!”
拉起的瞬间他看到自己发射的弹药落到地面——飞机的弹链都混了曳光弹,所以能准确知道落点。
四机编队在空中变阵非常复杂,所以一般飞行员进入空战都是双机编队,这样的编队要改变阵型非常简单。
按照哈尔拉莫夫的经验,敌机占满三个环的时候开火,大概率打中。
哈尔拉莫夫:“说得轻巧,你知道我们在哪儿吗?”
具体几个哈尔拉莫夫看不到,他拉起了,飞机的机翼挡住了他的视野——不管是雅克1还是别的飞机,这个年代的飞机后下方的视野都一坨屎,什么都看不见。
另外,在变换阵型的时候,哈尔拉莫夫是看不到谢苗机的,所以要提醒他和自己保持目视接触。确保双机编队不要分散。
地面明显看到八个烟尘之花,其中两个带着火光。整个炮兵阵地都停止开火了。
突然,谢苗上尉喊:“看地面!在开炮!”
哈尔拉莫夫:“哪儿呢?”
“11点钟方向!”
机炮落在敌人炮位“后方”十米的位置,在地上爆开的同时旁边管马的马夫捂住胸口倒下了。
“到部队之后一次对地攻击训练都没有。开战到现在,我只扫射过地面上的敌军。”
所以就算飞行员看到了目标,也只能记住目标在哪个地标的什么方向。
除非——他们和某个有外挂的人联络上。
就在这时候,哈尔拉莫夫听到耳机里传来罗科索夫将军的声音:“哈尔拉莫夫,我听到你们发现目标了。哈尔拉莫夫,报告位置!”
请收藏本站:https://www.25shuwu.com。手机版:https://m.25shuw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