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4章播下种子
订婚仪式第二天,王忠在拉夫基德枢机主教的陪同下,来到郊外的战俘营。
拉夫基德在接待室指着窗外介绍道:“中间这条主路是分界线,路左边是军官区,右边是普通士兵和下级士官,您要去哪边看?”
王忠:“普通士兵中高中毕业的单独拉出来。”
拉夫基德疑惑的问:“为什么?”
王忠笑道:“因为聪明的人容易变成世俗派。”
拉夫基德想了想,说:“你一说好像确实如此,圣安德鲁创立世俗派的时候,首先在城市里读书人之间传播。”
“对吧!所以把士兵们当中的高中生找出来,而且一定要出身底层,出生于富裕阶层的估计不好发动。”
瓦西里说完,俘虏们全笑了。
“本来就有普洛森语版本,实际上世俗派之前在普洛森境内的传播度还可以的,只是我们顶着东圣教的名头,普洛森人一般不信东圣教。
王忠大惊道:“你怎么知道我会这样要求的?”
战俘营的大礼堂能容纳四千人左右,但是王忠总觉得这礼堂里塞进了至少8000人。他一进门所有人就都眼巴巴的看着他。
王忠干脆的握住俘虏的手:“你好,希望你吃得惯我们的食物。”
瓦西里翻译完,这位工人的儿子想了想说:“我知道在占领加洛林的时候,师长把驻地贵族的酒窖全部清空了,金银首饰什么的也洗劫一空。”
瓦西里:“他说,优秀民族的优秀之处之一,就是能接受其他民族的长处。”
思想的转化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他只是开了个头,接下来就是慢工出细活了。
居然自洽了!
看起来普洛森皇帝搞的那一套在民间获得了很大的支持啊。
没想到这位家里经营饭馆的士官又说起来。
“我不指望你们一下子就转过弯来,我只要求你们想一想,到底谁从接连不断的扩张中得到了好处,想一想你们的爸爸妈妈,想一想你们的姐妹!”
瓦西里翻译完,下面开始面面相觑。
“我今天来,就是要告诉你们,和我们合作并不是投降,而是为自己祖国的未来,选择了正确的道路!
一看有香烟发,战俘们都兴奋起来。
“好。我去安排,您继续喝茶。”拉夫基德说完就离开了战俘营的接待室,
“莱因哈特把本来在普洛森境内的东圣教全都赶走了,大量世俗派成员跑到了梅拉尼娅,然后又跑到我们这里。”
瓦西里继续翻译:“这位说,他父亲是工厂里的工人,在莱因哈特皇帝改革之前,厂子已经半停工状态,基本发不出工资。开战之后工厂被亨舍尔并购了,开始生产螺丝钉,工资可以正常发了。
王忠站起来:“行,走吧,去看看这些潜在的盟友。”
俘虏们见状,有人大着胆子伸出手,用普洛森语说着什么。
瓦西里翻译这句的时候带着些嘲讽的味道。
这些触目惊心的事实,会让人禁不住怀疑到底是不是真的。
大会结束后,拉夫基德找到王忠:“从家庭入手么,非常好的思路。”
瓦西里也不知道是装傻还是自己也好奇,便把王忠的话翻译过去了。结果正在和王忠握手的士官兴奋的说了一堆。
他忐忑不安的等待着结果,而战俘们也面面相觑,两边都沉默的结果就是礼堂一下子陷入寂静。
他一边说一边想,这个趋势很好啊,继续发展下去,诉苦大会就成了!
接下来更多的士兵上台,把他们知道的军官和贵族们发展战争财的内容全说了一遍。
瓦西里:“他说您以一己之力抵挡无敌的普洛森军队,肯定是宛如苏沃洛夫再世的军事天才。普洛森人敬重您这样的天才。”
王忠:“这里变化,指的是伱们家的状况。我坦白的告诉大家,诸位的背景经过仔细的筛查,你们当中没有贵族没有大商人和工厂主出身,都是再普通不过的老百姓。
突然,有个俘虏大声说了几句什么。
王忠赶忙看瓦西里。
王忠摇了摇头,走上了讲台,环顾整个礼堂,大声说:“各位!今天我找你们来,是想和你们聊一聊。
————
“我很好奇,普洛森帝国开始侵略战争以来,帝国本身发生了什么变化吗?”
王忠看火候差不多到了,便举起一边手,阻止了要继续上台的战俘,自己走到了讲台正中间。
突然,王忠灵机一动问:“你还知道什么老爷们发战争财的事情吗?”
王忠:“那更好了,从他们当中选出贫苦出身,而且高中毕业的。今后他们就是我们的骨干分子了。准备好了通知我过去。”
王忠说完,对拉夫基德点了点头。
看来王忠猜对了,战俘营里香烟是稀罕物。他是根据《桂河大桥》之类描写战俘营的电影得出这個结论。
会不会这个时空也是这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