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么王浩所说的研究,很可能就是反重力飞行器。
“如果把开放式电机设计,放在反重力飞行器上,也就是把冷却体系,和反重力的冷却体系放在一起……”
窦延思考着都有点激动了。
他没有想到自己的研究有一天,能够应用如此高端的科技上。
这个事情够他谈上一辈子了!
当然,短时间因为牵扯到保密问题,肯定不能随便透露出去,可单单是想一想都足够让他激动了。
等到了机械动力实验室以后,窦延很干脆的拿出了详细的设计方案,他们提交上的设计报告只是简略版,还有一些信息并没有特别写上去。
窦延拿出了设计方案以后,详细的给王浩做讲解。
他讲解着还叹气的道,“这个开放式设计确实很不错,但想要实现难度实在太大了。”
“虽然我们无法制造出样机,也无法实验,但只要想一下就知道,会碰到各种各样的难题。”
王浩跟着点头。
其中的问题有不少,冷却系统控制是绕不过去的,还包括功率控制,尤其是高速旋转以后,想要控制功率传输并不容易。
其实就和smes技术储能线圈的失超保护问题类似,超导线圈高速旋转运作的时候,控制系统就会出现各种问题。
王浩和窦延谈了很多专业性问题,最后则是带走了所有的设计方案。
这对窦延也是有好处的。
如果他的超导电机设计方案被启用,上级部门也会给一定的奖励,成果被确定记录下来,后续再申请项目都会容易很多。
……
王浩带开放式电机的设计方案,回到了西海的反重力飞行器实验基地,随后就找了十几个电力专家,一起讨论起这份开放式电机的方案。
他们的研究组阵容,可要比窦延的团队强太多了。
其中每一个参与的人员最低都是教授、研究员、高级工程师级别,而不像是窦延的团队,还有一些是学生。
这一大群专业人士,一起讨论一个设计方案,很快就找出了方案的问题,并且论证怎么样去修改、完善。
但是有些问题还是无法解决,王浩就让每个人拿出方案,一起去讨论一起想办法,针对整体的设计以及每一个问题,都详细的进行论证。
本来只有三十几页的设计方案,从第一页开始就被修改添加,后来慢慢的就变成了五十页、一百页。
这样的讨论持续了一个星期,设计方案也变成了一大叠。
王浩敲定了最终的方案,就马上的分配起工作,让其他人针对每个部件,重新进行整理并提交上来。
之后就是找合作工厂制造了。
虽然只是制造一个超导电机样机,但每一个部件分配下来,也需要二十七家工厂,最难制造的部件,还是最重要的线圈,需要半个月时间才能完成。
在所有工作都完成以后,接下来就是等待了。
第三百二十三章你确定这是我们设计的超导电机?
西海大学,梅森数科学实验室。
王浩趁着研究的间歇期,处理一下实验室的工作。
最近几年时间里,梅森数实验室一直都在快速发展,所属研究员数量和质量都不断上升。
数学领域,包括比尔卡尔、保罗菲尔-琼斯、田虹,以及刚毕业的海伦,都是国际上有一定影响力的。
计算机方向上,人员影响力方面相对要差一些,但实验室的主项目方向,还是在数学计算机领域,正进行的几个项目都和计算机直接相关。
实验室已经准备评国家级重点,计算机方向上也不断扩充人员。
王浩关心的还是几个主项目,尤其是和航天局合作的项目,牵扯的数学核心算法是必须要做好的。
一些附带的简单问题,其他人就都能解决了。
但是,有些高难度的问题,其他人提交了解决方案,他还是要审核一下,在方案的基础上进行修正和完善。
这个工作要比原来轻松多了。
几年前,第一次接到航天局合作项目的时候,相关的核心算法问题,就只能由王浩一手完成。
现在则是其他人提交了解决方案,王浩只是负责审核和修正,而不是要从无到有的把所有算法工作都完成。
即便如此,还是需要不短的时间。
王浩也不着急快速完成,有时间还抽空关心一下学生。
他手下的学生大多都毕业了,后来也没有再招收,但还是有两个博士生,一个是邱会安,另一个是丁志强。
他们都还没有完成博士论文。
读博是没有固定时间的,一般最低需要两年时间,长一些的甚至要四年、六年,海伦和陈蒙檬毕业的速度比较快,许超跟着张志强也很快毕业了。
邱会安的速度就慢一些。
他读研的时候就完成了勒让德猜想,个人已经有了一定的名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