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子一天天过去,西郊学府这项工程终于完成。
在完成这项工程之际,李承乾亲自来到了西郊学府,参观了一下自己的学府。
大乾朝自开国以来,从来没有过皇帝担任学府府主的事迹,他还是有史以来第一个。
想到自己的这个学府,以后会有无数的学子进朝为官,报效祖国,大乾朝的皇帝李承乾心中是忍不住的高兴。
李易跟在李承乾身后,李承乾带着李易就在西郊学府里面闲逛。
这时,李承乾想起来,李易现在在长安城可谓是诗仙转世一般的存在,于是想让李易为这个西郊学府写一首诗。
“老二,听说你文采不错,何不帮父皇写一首诗?”
李易微微一笑,点了点头,这个要求也正符合他的心意。
李易在脑海里搜刮了一下以前背过的所有诗词,突然,一首诗出现在他脑海。
“父皇,儿臣已经有一首诗了!”
李承乾听闻,心中暗暗惊叹,没有想到这不到一盏茶的功夫,李易就有了一首诗,可还真是才华横溢啊!
“既然这样,那你便说出来吧!”
李易听闻,对着李承乾微微弯腰作揖道:“父皇,这首诗便是:
书山有路勤为径,
学海无涯苦作舟!”
李承乾一听,仔细地品味了一下这首诗,越读越觉得这首诗用在西郊学府,十分合适。
于是忍不住拍手叫好:“好!好!好!老二,今天父皇高兴,你想要什么赏赐?”
李易微微一愣,自己只不过就是抄了一首诗,就让父皇高兴成这样?还给自己赏赐?
看样子以后要多在父皇面前写诗。
李易想了想,发现自己好像没有什么想要的。
钱他自己有钱了,现在首富乔三万就是自己的门客。
兵马他也有兵马了,现在手里握着一支上万的军队。
他唯一想要的,大概就是太子之位了吧!
不过这太子之位,哪怕自己当着父皇的面提出来,恐怕也不会被答应。
心中无力叹息一声,李易又是弯腰对着李承乾作揖说道:“父皇,为父皇分忧是我的本分,儿臣不敢要赏赐!”
李承乾眼光闪烁,问道:“不是不要,而是没有想要的吧?即便是想要的,也不会答应你,对吧?”
李易愣了愣,没有想到李承乾心中竟然如此透彻。
果然,中国有句老话说得不错:“知子莫若父!”
作为一个父亲,他也是从作为一个儿子走过来的,同样,他也是从一个懵懂无知的男孩变成一个成熟的男人的。
儿子心里打什么算盘,当父亲的怎么会不知道呢?
李承乾看着李易,心中暗自点头。
他早就看出李易非池中之物,从李易在朝堂上的一番话,到他处理西北军务的手段,再到他提出建立西郊学府的计划,都显示出李易的聪明才智和远见卓识。
李承乾知道,自己这个儿子想要的,绝不仅仅是金钱或者兵马那么简单。
他想要的,是更高的地位,更大的权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