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3节(1 / 1)

??想要银矿,就得把方方面面都考虑到。

??姜沃近来思考这件事情,常想的头疼,生怕哪里漏下什么。

??不过,她现在已经深谙压力转移大法了:不要太逼迫自己,而要把难题分享出去,把大家一起卷起来。

??姜沃分享问题完毕,归座。

??**

??显庆五年八月。

??经过三省六部的朝议,皇帝最终决定再派战船前去东征倭国时,东海之上的紧急军情却先一步送入了长安城——

??大唐的水军与倭国的水军,于白江口发生了大战。

??朝堂之上诸人:??

??刘仁轨这么大胆?不等皇帝命令就开战了?

??*

??刘仁轨冤枉。

??他确实是个一言不合就动手的硬核狠人,然,这次却是对方先动的手!

??说来也巧。

??去岁,大唐是怎么备战准备灭百济的,倭国境内,齐明倭王就是怎么准备进攻新罗的![2]

??齐明倭王对此战看得很重,亲自督战,今年甚至搬来了北九州住。

??谁料,倭国这边还等着百济的信号,跟百济一起夹击新罗呢,转头就听说——

??什么?百济已经被大唐灭了?!

??倭国惊呆。

??但来都来了,备战都备了一年了,难道转头就走?

??那不能够!毕竟,倭国对此战、对自己都很有信心!

??他们为此战准备了一年有余,带来了数万的兵士,上千艘战船,怎么能直接就退兵?

??倭国决心自行攻打新罗。

??就在此时,大唐居然派使者来要百济王子——

??所以,倒也不能怪倭国不肯让大唐使者登陆:实在是太巧了。大唐不会探知到他们要兴兵攻打新罗吧?

??心中有鬼,倭国拒绝了大唐使者登陆。

??而经此一事,刘仁轨顿生警惕,加强了防备巡岸。

??倭国则是决定先下手为强,直接出击!

??就这样,两方在白江口发生了一场遭遇战。

??这一场遭遇战,倭国是备战许久的水军皆出,共千余艘,数万兵士。

??而刘仁轨这边,则只带了一百余艘战船,万余人。

??与之前许多与大唐军队交战的敌人一样,倭国水军看到两方兵力(船只)数量悬殊,大喜:优势在我!

??直冲大唐战船而去——

??*

??长安城中的朝臣,自然未能亲眼见到这一战。

??但看到了战报:“仁轨遇倭兵于白江之口,四战皆克。”

??“焚其舟四百艘,烟焰涨天,海水皆赤,贼众大溃。”[1]

??此战后,刘仁轨率水师追着残留的倭国船只,一路来到对马港口,即倭国阻拦大唐使者登岸之处。

??上百艘战舰堵在对马港口。

??刘仁轨立于船头,直至倭国主动将百济王子扶余丰绑了,放到一艘小舟上,送往大唐船上。

??*

??此战使得倭国水军精锐尽溃。

??而‘海水皆赤’的战场,也终于让倭国认清了大唐的实力。

??因此,在大唐的国书送达,让倭国在成为属国和灭国之间选一个时,倭国迅速扭转态度,毫不犹豫选择了与新罗一样,成为大唐的属国。

??行朝贡,奉正朔,凡王位更迭,皆受册封。

??自此改用大唐年号。

??**

??显庆五年十一月。

??苏定方大将军自百济还,献义慈王。

??与此同时,登州港口,有数艘船只正从大唐出发,行驶向倭国。

??船上除了大唐派往倭国的册封使臣,另有负责冶铸金银铜铁的少府监胥吏数名、负责矿地辨认的掌冶署胥吏数名。

??随行者中,还有两名令胥吏们颇为陌生忌惮的‘监秘官’。一为宦官,一为宫中女官。

??楼船于海上乘风航行,上树大唐烈烈幡帜。

??**

??显庆五年十二月。

??帝下诏,来年改元龙朔。

??显庆年间事,至此而终。

??*

??不过,在显庆年号的最后一天。姜沃终于解开了一个谜团——

??显庆三年九月,皇后诞下次子,因小儿年幼,皇帝便一直未起名。姜沃就一直好奇,这是哪位武皇之子,亦或是哪位都不是。

??到了这显庆年的最后一天。

??皇帝于除夕宴上,宣布了嫡次子的名字。

??作为显庆年间出生的唯一一位皇子,皇帝为其取名李显。

??*

??姜沃侧耳倾听,大明宫的新岁,隆隆钟声敲响。

??新的一年又到了。

??第137章一类属国

??龙朔元年。

??二月。

??灞桥旁的新柳,是一种过于青稚的嫩绿色,远看简直像是一团轻柔的绿色雾气笼罩在树上。

??灞桥,向来是送别之地。

??姜沃今日没穿紫袍官服,只是穿了寻常衣裳,来此送行。

??她并未折柳,只是安静坐在亭中。

??*

??长亭中。

??狄仁杰举杯谢过。

??他还真没想到姜侍郎会亲来送他。

??他说了此话后,姜沃不由笑道:“你未想过我来送你,朝上许多朝臣也未想过,你会放着大理寺得五品官不做,自请外放。”

??自打进士登科,狄仁杰便入了大理寺。

??这些年,他每岁考评都是上等。只是大理寺一直未有上层实缺空出,他的官位才一直没动。

??去岁末,大理寺一位五品‘大理寺正’致仕,朝臣基本都认定狄仁杰要接任这个位置。

??五品以上官员,需圣人制授。

??姜沃于吏部也拟了狄仁杰的名字,准备报到御前。

??然而就在这之前,狄仁杰来到吏部,提出想要外放。

??他言辞向来坦率,行过礼后,开门见山对姜沃说明来意:“姜侍郎,我听闻去岁宁州刺史病逝于任上,如今还未有接任者,只是由宁州长史暂时代任刺史职?”

??姜沃颔首:“是有此事。”

??宁州,地处甘肃。

??宁州刺史可不好选,几乎没人愿意干——

??此时西北之地的苦寒先不必说,只说宁州因地理位置较为特殊,向来是战乱频发之地。

??当年为了防突厥,先帝就曾在宁州屯兵。

??因自隋末起历战无数,宁州别说府兵惯于作战了,连当地百姓几乎都习惯了有事战,无事耕。

??也就是说,此地民风格外彪悍。毕竟是经过战争的洗礼才活下来的百姓。

??而唐灭突厥后,宁州的情况就更复杂了,变成了戎汉混杂。

??既如此,就少不了冲突矛盾。两方又都是暴脾气,经常一言不合拎起刀就是干。

??而治下一旦出现乱子,当地官员的考评当然大大受影响。

??总之,宁州刺史可是个出了名的苦差事。

??这不,从去岁至今,明知道有个‘五品刺史’的官位空缺,但朝中愣是没有人想要,甚至生怕点到自己头上。

最新小说: 装O后暴君非要我生崽 封神之大王今天精分了吗 武道修真 我的电子蝴蝶(恋与深空祁煜) 天灾末世跟爸爸在房车里苟到大结局 过分!他总把清冷老婆亲到哭 路人她超神了 绊惹春风(双重生) 香山浔风 入禁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