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国有大典,买报纸的人自然多,但怎么如此多小娘子???“诶?”这是文成疑惑之声:“你竟然没看上期的报纸?”??王鸣珂笑道:“买了,还未及细看。”??回洛阳这三四天,她光顾着逛去了。毕竟她还不如文成,之前文成还跟着圣驾到过洛阳,王鸣珂则是一直在长安玉华寺内。??这第一次到神都洛阳就赶上了大热闹。于是勤奋的写手也不笔耕不辍了,而是弃笔从玩。这几日,她与隶芙两个人,与这洛阳城许多的女娘一样,融入了这场盛大的热闹。??文成就解释给她——??“上期的报纸有征稿告文。”??“不单单是出版署的征稿,更是镇国安定公主府的征稿:圣神皇帝乃天姓女武,登基帝位。惶惶大典,自应有诗文图赋为纪。”??文成想起安定公主此举,不由笑道:“于是公主便向神都的女娘们征稿,不限体裁长短,不限题目,无论诗、文、赋、图皆可投于出版署,并设了优厚的奖礼。”??鸣珂刚想问:如此征稿,如何能保证是女娘所作?难道不会有人图公主府之赏,冒充家中女娘的名头,做了诗文令女娘来投???还没开口,就听文成继续道“女娘们写成或是画成的初稿,可交由南北市的几家出版署抄报铺。”??“最后由出版署内审过后,选出优异的九十九人,入安定公主府参加文会。另有现场作诗文作画之事。”??如此一来,冒充作伪的可能性就大大降低了。??文成也看向抄报铺门口,来来往往的身影:“如今,这应该都是来投稿的女娘。”??王鸣珂兴致勃勃点头:“哦!”??看她神情,文成和姜握就知道她在想什么。??于是姜握直接道:“你不必去这出版署投稿。”??王鸣珂原本脑中都开始构思图画了,闻言立刻瞪圆了眼睛:“为何?”然后又笑了:“也是,咱们是什么关系,我何必去出版署投,你给我带回去就完了。”??姜握再次摇头:“不是。你不能参与这场文会。”在王鸣珂发问前,就笑眯眯道:“毕竟。评稿人如何能做选手呢?”??“你说是不是,‘丹青大家’,王鸣珂。”??若说王鸣珂在听姜沃让她做评委后,只是随口应下来,没当回事。那么文成则立刻听出了姜握的言外之意。??不只是丹青,也不只是王鸣珂。??她把这两个词连了起来。??需知,至今为止,除了东女国的外国友人,只有圣神皇帝和她们两人知道丹青的真实身份。??如今,姜握要让‘丹青’去出版署做此次文会的评审人,是要……让丹青王鸣珂去吗???文成见王鸣珂无知无觉,就直接替她点破,问姜握是否此意。??姜握颔首。??王鸣珂这才怔然:“这,可以吗?”??姜握笑问她:“都到了如今,为什么不可以呢?”??**??圣神皇帝登基第五日,神都中,有一个重磅新闻,如同狂风过境一般,迅速席卷了整个都城,甚至很快卷到了长安城。??丹青,丹青竟然是从前的王皇后!??不知有多少人,都在风中凌乱。但最凌乱的,自然当属世家!??这些年,他们为了猜测‘丹青’的身份,真是煞费苦心。几个重点怀疑对象,一直被他们密切关注着。??虽然始终抓不住把柄,但他们很确定,以‘丹青’其人在行文中遮掩不住的对崔卢郑王等门户的了解与落笔而成的富贵氤氲气象,一定就是那几家出来的,还绝对不是旁支。??怎么说呢,解题思路倒是也没错。??*??说来,此消息在世家内传的到底有多快呢——很快,姜握甚至收到了随孙神医隐居家乡的卢照邻之信。??大约是怕她担忧这封信是‘讣告’,卢照邻特意用了染成茜红色的信封。??果然,姜握看到这信封,就知道不是坏消息。??拆开一看——??卢照邻就写了一句话:我此身从此分明矣!??姜握忍不住笑了,嗯,是辛苦他了。??*??那一晚,卢照邻很晚才睡着。??想想过去,世家怀疑他怀疑了多少年啊!甚至连他自己的亲伯父都怀疑他。??现在,丹青终于出现了。??只是,他与所有人一样,真的没有想到,丹青会是从前的王皇后。??因陪伴孙神医,他自没有回洛阳去亲眼看到圣神皇帝的登基大典。??然而,不必亲见,只丹青这件事,带给他的震撼就足够大。??将来……这会是怎样的天下呢???作者有话要说:关于洛阳两市还是三市是有争议的,旧唐书内就记载过两市,也记载过三市【又令(洛阳)三市店肆皆设帷帐、盛酒食,以夸诸戎。】本文就取两市了。??ps:说一点点题外话写历史文我也是战战兢兢,尤其是不同时间线文。我水平有限,没法写出每个读者都满意觉得合理的情节。原来与历史契合多的时间段,有的读者会觉得我太拘泥于历史,但逐渐有些不一样的改动,又有读者觉得ooc或者有大问题之类的。??第296章曜初的决定??历来皇城的东边,皆为东宫。??洛阳皇城紫微宫(去岁被神皇改名为太初宫),亦是如此。??只是此时新帝登基,并未立储东宫空置,除了数个打理院落洒扫的宫人,东宫并无旁人,安静的都有几分寂寥。??倒是东宫再东边,皇城的东夹城处很是热闹。??原本此地只有左藏宫——顾名思义,专藏皇室钱帛杂彩,金玉珠宝等财物。??后来,东夹城多了一处署衙。??出版署,具体来说,是出版署的报社建在了这里。??人所众知,出版署是姜相当年为巡按使时提出设立的。??草创的时候就规划了三个部门:报社,专门管着报纸的选稿和刊印;出版社,负责文集书籍的汇编;印刷技术社,顾名思义,为前两者提供技术支持。??于是最开始建署之时,就拨了一块地,三部都建在一处。??如今的出版署,已经再不可同日而语了。??尤其是报社,作为朝廷发声的喉舌,以及能够收集到诸多朝野信息的耳目,已经被单独分出来建署衙。??且为了更方便的拿到皇城中的制书、敕书、论事、判、牒、榜等公文朝事的一手信息,报社直接就挪到了皇城里面(从前因造纸涉及化工,出版署跟城建署一样是建在皇城外的)。??而洛阳皇城的报社,就坐落在东宫以东。??*??天授元年第五日。??报社最深处的一处院落,门户禁闭。门口守着两个亲卫,两个宫女。??屋内,曜初安静地坐着。??其实以往,只要她来到署衙,总是会抓紧时间召见些要紧人,处理些要紧事务。??报纸的影响越大,其上刊登的政令内容,反而要越谨慎。??许多消息能否见于报,或者说怎样见于报,最终还是要她来拿主意。??还好,曜初想,她是一步步扎扎实实走到这里的。从最开始只是办诗会,给报纸选诗文,走到了如今手握天下舆情。??每日都有无数的消息如同江河湖海汇入海洋一般,汇入报社。??曜初原以为,没有什么事会让她震惊了。??然而‘丹青’其人的身份,到底也惊到了她。??王皇后……在曜初心里,只是个很模糊很模糊的称谓。毕竟从她记事起,母亲就是皇后了。??但丹青这个名字,绝不陌生。??她从小就在姨母家中,姨母的书房里长大,书架上有一层是单独放丹青的话本——开始一层还放不满,姨母会放些玩器到架子上防止书倒下,后来一层都放不开,还得单独腾一层。??因而小时候,她就问过姨母,此人是谁。彼时姨母只是笑眯眯道:“以后再告诉曜初。”??那时候曜初还没有如此好奇。直到后来,报纸开始刊登丹青的《游记》,曜初的好奇心才彻底被激发起来——??旁人都以为是丹青向出版署投的稿件,唯有曜初知道不是。??都是姨母单独命人给她送来的。??到底是谁?明明显而易见的世家笔墨,却数十年如一日地写东女国的话本维护姨母?甚至亲身去了东女国。??其实不光她好奇,太平也好奇的像是坐不住的猫,总想知道答案——??并且在她的默许(甚至是纵容)下,太平直接去问崔朝了。??“姨父,你这些年也不升官也不担要事,是不是时间都用来写这些话本了?”??崔朝:这孩子说话真委婉。??但崔朝实话告知,他确实也不知道丹青是谁,并且大方请太平进他的书房去找找有无底稿。??毕竟多年相处,两人自有默契,从最开始崔朝就秉持:她能说的就会说,她不说的崔朝自不会去追问。??太平倒是也没有去翻姨父的书房,只是带着复杂神情看着姨父:“有人一直在给姨母写话本,数十年笔耕不辍。姨父你却都不知道是谁,你也睡得着呀?”??这一刻,太平忽然跟父亲的想法相通了:哎呀,这人生的再好,也不能只仗着自己的容貌过人,就躺在功劳簿上不起来啊!还是得支棱起来呀!??虽然太平没有把这句话直接说出来,但崔朝感觉到了其本意。??崔朝:……果然是亲生父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