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0节(1 / 1)

??曜初依旧取过紫砂壶,给自己倒了一杯花茶。

??只是今日不是荷花茶,而是香气浓郁而桂花茶。

??此番,也算是废物的彼此消除吧——

??先用武承嗣去处置些只会在暗中架桥拨火的世家,再用洛阳城内一些向来扰乱治安的恶少混混除掉武承嗣。

??最后,再令金吾卫将王庆之等混混垃圾扫掉就好。

??曜初抿了一口茶。

??毕竟,垃圾最大的作用,就是去抵消另外一份垃圾,不是吗?

??*

??“公主。”

??虽说公主所居的正屋门是敞开的,然而唐愿还是不敢直接就进去,他是在门口轻轻叩门,得到允准后才入内。

??唐愿递上明日午膳的单子:明日大司徒和晋阳公主要来,备膳自是要紧事,他不敢擅自做主。

??果然,公主添减了两道点心和汤羹。

??唐愿告退后,忍不住再去求神拜佛。

??公主已经到了孕晚期,上回晋阳公主以及奉御就都说过,按照脉象八成是女儿l。

??只是有孕这件事,除非孩子真正落地,再没有人敢说准。

??唐愿认真捻香叩首:信男如此虔诚,想来满天神佛一定不会让他遇上那两成意外的!

??第347章日暮与新生

??次日。

??镇国公主府。

??晋阳公主也提起了武承嗣——

??其实原本对此人,她跟姜握的态度是一致的。

??从华原回来,听说京中多了个跳梁小丑后,晋阳公主秉持着眼不见为净的心态,并不理会。

??只是忙于带着医学院的师生,一起整理从华原带回来的医学典籍。

??直到这两日,‘新鲜事儿’都是武承嗣搞出来的,真是不听也不行了。

??*

??先给曜初细致检查过,确定她进入孕晚期身体状态依旧很不错后,三人才在侧厅坐下来喝茶。

??奉茶先奉客,曜初第一杯茶是给了晋阳姑姑。

??晋阳公主接过,之后不由转头问姜握:“卢司马无事吧?”

??而姜握此时也接过曜初递过来的茶盅:“无事。”

??卢照邻在城门口就被人逮走,也是很莫名其妙了。

??不过他并没没有慌张:只要上头没换皇帝,他就没什么可慌的,等大司徒的人来放他走就是。

??唯一的担心,就是他那些孤本古籍了!

??生恐被人盗窃或是不甚损毁。

??好在,他在金吾卫的押房内,也就坐了半个时辰,就连人带物一起被接走。

??而听晋阳公主问起卢照邻,姜握忽颇有感慨——

??她想起了初见卢照邻。

??当时一眼望过去,她便想起论语里那句“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然而一晃,是真真正正四十余载过去了。

??人如天光,已入暮色。

??*

??而卢照邻昨日一见姜握,其实也有怔愣。

??牢房昏暗,宰相所着的紫袍金带在昏暗中,倒是显得光泽愈亮。

??卢照邻就见她进门后,还抬手揉了揉眼,大约是开关门时震下来的灰尘迷了眼。

??等她放下手,卢照邻便见一张,与数年前分别时,并无甚区别的面容。

??朝中许多人都说,大司徒师承两位仙师,从前还研究出过火药,那么必擅长炼丹保养之术。

??而且朝臣们还学会了多重举证:还有证据就是,陛下也依旧不见暮态。

??甚至还有人笃定,大司徒必是有什么不传秘药,亦或是道家延年益寿的修炼方术。

??姜握自然也听过这些流言蜚语,心中为陛下不平:我是开挂,陛下那是天赋异禀,怎么好混为一谈。

??人人都道大司徒颇擅岐黄方术,故而经年容采不变——然而在卢照邻心里,并不认同这些话。

??经年未变?不,还是变了的。

??他记得……

??她从前,尤其是诗会上初见之时,其实有几分体弱之态。

??以至于他最初请孙思邈孙神医回长安的时候,还请孙神医替姜太史丞诊脉,开个保养的方子。

??然而等孙神医见到姜沃后,跟他传达的意思就是:她身体很好。

??还是管好你自己的体弱多病吧!

??当时就给卢照邻整迷惑了。之后他留意姜握的身体状况,则更多惊惑。

??姜握并不知卢照邻所想,若知必要感慨,他的感觉实在敏锐,也完全没错。

??毕竟两人初见的诗会上,正是系统在停摆更新中。她那时,连六脉调和的健康状态都没有。

??后来,卢照邻每次见她,都不免琢磨。

??然而在这日金吾卫昏暗的牢狱中,卢照邻见她依旧双目熠熠如星,经年无改,忽然就释然,不再去想那些自少年时就让他困惑的,关于她的种种谜团了。

??时至今日,自然是故友康健安好便够了。

??何问缘由。

??*

??卢照邻离开金吾卫衙署的时候,依旧问起他的几车古籍孤本。

??姜握宽慰其忧心道:“无人动过。”

??然后又问起卢照邻此番归神都住在哪里,是收拾卢家旧宅常住还是暂住官舍,也好直接把他这些心爱珍贵的书籍护送过去。

??然而却见卢照邻摇头:“书还在就好,但不必送到我的住处,大司徒直接带走吧。”

??他特意回了一趟长安,把卢氏中属于他的,他能够带走的书籍故典都带走了——

??范阳卢氏,族中世代为官。

??卢照邻道:“这些历代先人手记,就送与大司徒的历史学院和朝廷的史馆。”

??虽非正史,但当时在朝为官之人所记载的朝野佚闻,杂史笔记,自然也是一份无比珍贵的原始史料,可作为史官参照。

??“至于那些珍本古籍,就也交给朝廷的集贤殿书院,以丰经籍传于后世。”

??姜握听完并代朝廷向他致谢后,才以友人的身份问道:“那你,要去哪里呢?”

??把诸多身外之物安排过后,要如何?

??卢照邻先没有回答这个问题,而是笑了笑道:“我此番回长安,还去长安城外的少陵原,卢氏族墓祭拜洒扫了一番。”

??他想起此番自己是为什么被武承嗣抓起来的,因为出身世家。

??然而世家……

??他望着眼前,这数十年来,与世家的衰落可以说是‘息息相关’的宰相。

??“大司徒想来也知道,如今崔卢郑王在朝为官者日少。”

??统计学才是最直观的。

??自一十七八年前吏部资考授官开始,这些年,姜握一直有在做统计表。

??当然,后来教会了婉儿后,姜握就可以愉快把原始数据给婉儿,由弟子去做各种统计学报表。

??不但崔卢郑王,包括关陇士族,如京兆韦氏、弘农杨氏,甚至出了‘一门朱紫’的河东裴氏,其世家内出任五品以上官的人数都呈下降趋势。[1]

??“不但如此,许多支房,家中人口逝故在两京后,都不再归于本乡,而是就在长安或是洛阳外安葬,形成了新的家族墓地。”

??卢照邻深有感触:曾经还替他去向李仙师提过亲事的伯父,虽大半生在京中为官,但病逝后,还是归葬于范阳卢氏的墓地。

??然而到了下一辈,比如他的同辈,甚至于有些英年早逝的同族晚辈,就都葬在了两京附近,甚至形成了家族墓地。

??因他们中很多人父祖辈在两京做官,故而他们出生地就在两京,十来年甚至数十年不回一趟范阳祖籍也是有的。

??而之所以久留京城,自然是有缘故的:因为要贡举,尤其是贡举后还要待在京中守选。

??多年来潜移默化,世家便被‘中央化’了。

??何为门阀士族,本就是当地的名门望族,比如他们卢氏,前面还有前缀:范阳卢氏。

??然而现在,世家子弟却有许多是生于两京,最后葬于两京。

??与故土的联系日渐稀薄。

??那又是什么世家呢?与寻常朝臣渐无分别。

??这些年,作为游离于朝堂之外的世家人,卢照邻反而看得更清楚——

??世家,已经走到了无可挽回的余晖。

??而当今圣神皇帝,又是开辟天地般,前所未有的女帝。

??那些守旧世家,还沉浸在辉煌旧梦中,实在是……

最新小说: 装O后暴君非要我生崽 封神之大王今天精分了吗 武道修真 我的电子蝴蝶(恋与深空祁煜) 天灾末世跟爸爸在房车里苟到大结局 过分!他总把清冷老婆亲到哭 路人她超神了 绊惹春风(双重生) 香山浔风 入禁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