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音落下,刚刚还沉浸在设计方案中的实习生们纷纷抬起头来,好奇的看过去。
梁清河也将目光落在他身上,点头示意对方继续说。
那位实习生深吸口气,微微皱着眉头询问道。
“梁导师,我刚刚看到方案中提到要摈弃过去在电磁炮上使用实心弹丸的想法。”
“而是打算在其内部加装一系列电子元件组成高精度的制导系统。”
“但是按照我之前了解到的情况,弹丸发射时遭受了极高的瞬间加速,也造成了很高的过载,甚至有可能高于几万G。”
“以现阶段的技术而言,在这样的情况下似乎难以确保内部部件正常发挥作用吧?”
话音落下。
实习生们纷纷饶有兴趣的将设计方案翻到与之相关的那一页。
仔细查看起来。
李正平也不甘落后,马上翻阅了一番,情不自禁的点了点头。
他虽然不是专门做这方面研究的,但多少也对其有一些了解。
刚刚那位实习生提到的问题其实也是之前许多国家研制电磁炮过程中绕不开的一个难题。
在无法加装精确制导系统的情况下。
即使电磁炮射速极高、射程极远,但却只能在一个较大的范围内确保精度。
这对于高度现代化的作战环境而言显然有些捉襟见肘。
可若是执意加装一系列电子元件,又无法确保它们有效的发挥作用。
毕竟在那么高的过载下,极少有部件能够不受到损坏。
这问题在梁清河给出的设计方案中并没有详细提及,但却确确实实的存在。
李正平不由得有些好奇。
这到底是由于梁清河设计方案时太过仓促疏忽了这方面的考虑。
还是另外有什么原因?
不只是李正平,在场诸多实习生也很快察觉到了这个问题的存在。
此刻纷纷抬起头来看向梁清河,面露疑惑。
面对众人疑惑的目光。
梁清河面色如常,只是低头扫视一眼设计方案,解释道。
“这个问题看似麻烦,实则很好解决。”
“内部部件承受不了弹丸发射时的超高过载,归根结底就是耐受力不够。”
“出于这个原因,我们直接从材料层面做出不同选择,提高其耐受力就好了。”
说着,梁清河看向李正平。
微微一笑继续道。
“这事李助理应该比较清楚,我之前在进行可控核聚变技术相关研究的时候研制出了一种新型耐超高温材料。”
“其具备多项特点,无论是强度还是延展性都过关,就直接拿来制造所需的电子元件了。”
“当然,除了这方面也采取了一些其他手段尽量减少过载对内部部件的影响。”
“例如增大电容、加长加速路径、减少摩擦等等……”
实习生们聚精会神的听着,眼中的疑惑渐渐褪去。
而忽然被cue的李正平嘴角一抽,脸上顿时泛起一抹苦笑。
好家伙……
他刚刚还想着这棘手的问题到底是怎么解决的。
结果答案居然如此简单粗暴!
以前的材料强度不够,很简单,换一种就是!
直到这个时候。
李正平才想起来梁清河在材料学领域还有很高的建树。
甚至当初为了完成可控核聚变,直接研发了一种性能极优、覆盖面还广的新型材料!
细想下来。
这玩意拿来制造电子元件,提高其耐受力确实没有任何问题。
甚至难免给人一种杀鸡用牛刀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