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念回沈家,连带上纪嬷嬷和芙蓉,全家统共就三个人,家里缺的人手还太多,要忙的事也有很多。
隔天一大早,柳婉就上门了,身后领着位四十多岁的女子,“念念,我晓得你刚搬家,身边定是缺人手,这位是秦嬷嬷,曾在王阁老家中做事,如今王阁老告老还乡,秦嬷嬷放不下京城的孩子,就留在了京城,念念,看你家还缺不缺人,若是看得上就留下来。”
沈念赶忙起身,柳姨这是给她请来了一尊大佛。
王阁老是谁?曾是教导过当今公主和皇子们礼仪的老师,人品最是贵重,家中的丫鬟婆子也都是守规矩知礼仪,比大户人家的小姐夫人也不差。
如今王阁老家里的嬷嬷来她沈家,实在是屈尊了。
柳婉看出她的犹豫,“我这是给你送个好人来用,你用着就是,也不必太过供着,秦嬷嬷也是实诚人,做事也都勤快,你刚跟顾家退亲,是得给你寻个有身份的嬷嬷,才能压得住外头人的舌根子。”
昨日她就听外头传开了,说的都是念念的坏话,说她是因为没有父母教导缺了女子的德行,被夫家嫌弃了,这才被顾家给退亲了。
说得更难听的也多的是,她这才巴巴地去寻了秦嬷嬷来,给念念压压场子。
秦嬷嬷也开了口,“小姐放心,我是实打实做活计的,从王家出来的人没有一个是眼高于顶,都是实心为主子办事的。”
林婉也道,“你如今刚回沈家,又是一个姑娘家,屋里屋外的人都得是可靠的,你信任的,也得是能拿事的,秦嬷嬷是京城待惯了的老人,家里孙子孙女都落在京城,也有儿子媳妇照料,她只偶尔去照顾几回。”
沈念问道,“秦嬷嬷,您孙子和孙女今年多大了?”
秦嬷嬷如实回道,“孙女十岁,孙子今年刚八岁。”
沈念笑道,“正是开始读书的年纪,我沈家有自己的私塾,里头都是德高望重的夫子,可以叫你孙子去读书识字,日后也能科考入仕,你孙女也可以来我身边,做个伴读,女儿家也该念些书,日后嫁人了也能被高看一眼。”
秦嬷嬷听懂了,这是给她安排好家里的孙儿,让她放心留在沈家,没有后顾之忧。
沈家的私塾在京城都有名气,里头多是一些花重金请来的才学大拿,寻常人家能得其中一人的指导,日后科考都能有些眉目,让她孙儿去沈家私塾读书实在是她想都不敢想的。
沈家私塾如此,独女自然也是才学斐然,她孙女能跟着识些字,日后也不至于做个睁眼瞎。
虽然把她两个孙儿一起带到沈家,也是变相拿住了她的软肋,但秦嬷嬷也并不介意,只觉得感恩,像她这样的人家,在这世道能读上书,实在是喜事。
秦嬷嬷跪地磕头,“谢姑娘恩德,我定对姑娘和沈家忠心耿耿,绝无二心。”
沈念笑着去扶她起来,“嬷嬷客气了,您是我的长辈,日后还要烦请您和纪嬷嬷一起帮我打理家中琐事,这两天的事也有些多,也要多多麻烦两位嬷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