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师傅怎么打人呢?”
易泽华可是受过九年义务教育的人,高等教育可不兴打人,对于刘海中的行为不喜。
但他也没有上前去阻止,因为挨打的不是自己,何必惹祸上身。
“他呀,就是这样的人,不仅在厂子里打徒弟,在家中还打孩子呢。”
“只要孩子惹了他不高兴,就免不了一顿打。”
“还说棍棒之下出孝子。”
易中海早已习以为常。
“不管是什么理由,打人就是不对的。”
“而且体罚并不能让人学到东西,这还对双方的矛盾升级,会适得其反的。”
易中海认可易泽华说的,但并不支持他去劝说别人。
提前给易泽华打预防针。
“我们不像你是大学生,读过书学过高等知识。”
“我们就是个粗人,只会用粗人的办法解决问题。”
“你可别去劝别人,说什么大道理。别人会听还好,但如果听不懂的话还会觉得你多管闲事。”
“说不定人家徒弟乐意挨打呢!”
说的好有道理,易泽华无从反驳。
秀才遇到兵,有理说不清。
就怕自己的好像被别人当场了驴肝肺,到时候没有效果还被倒打一耙,自己无故惹一身骚。
易泽华看到刘海中的徒弟不仅没有躲他的脑瓜崩,甚至在事后还笑嘻嘻的求教。
不仅端茶送水还为刘海中捏肩捶背,伺候老爷似的伺候所谓的师傅。
这和前世的那些存在师徒关系没有一点共同点,前世如果敢凶一句,徒弟就会抄起家伙就干,事后还会来一句:道不同不相为谋。
“你别这么看着我,我不是老刘,我不打人。”
“你也别像黄兴磊一样,我最讨厌狗腿子,不求上进。”
易中海想给自己养老的对象如狗腿,但他不希望易家后人似狗腿。
他希望易泽华要有骨气,要成才成为国家栋梁之才。
而不是只会婀娜奉承,溜须拍马屁的混混。
“呼~”
还好,可能是受到电视剧的影响,不由想到了傻柱的结局。
傻柱能在二十多岁成为轧钢厂的御用大厨,其能力是得到了领导们的认可的,尤其是大领导都聘请去做饭的人。
这样的人,前途是不可估量的。
可结果呢,不仅黄花大闺女娶不到,父子不相认,工作也落下个不上不下的,最后更是冻死桥洞的结局。
其中与一大爷脱不开的罪责。
如果易中海也这样对待自己的话,那这血脉该断就得断!
从现在的情况来看,易中海对自己是用了真感情。
贾东旭虽然吃了一顿丰盛的午餐,但奈何厂子里的油水少,肉小得零零星星都快看不到。
回想昨天易中海大鱼大肉的让易泽华无止境的吃,就有种如鲠在喉感。
而此刻他正吭哧吭哧在岗位上当牛马,而易中海却陪着易泽华不仅坐着休息,还对别人的教人方式指指点点。
有这个闲工夫,为何不顶替一下我?
没看到我累成狗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