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5章吃窝头,啃咸菜,也要攒钱……
看到运输公司装满年货的大卡车顺利抵达,汪秘书从车上跳下来。
张沈飞紧走几步过去,握住汪秘书的手:“汪哥,辛苦你了!!”
汪秘书显然已经知道昨天自个儿堂弟在轧钢厂的情况,此时面对张沈飞时候格外的亲热:
“嗐,都是自己人,说这些外道话干嘛?
那啥,年货已经到了,清单在我身上,咱们先把正事儿给办了???”
“成!!后勤和财务都在等着呢,我领您直接过去,走吧汪哥。”张沈飞说完,把指引着汪秘书往厂子内走,同时叮嘱候在一旁的杨柏立把卡车领到指定地点。
“好的!!”杨柏立点头答应,走到汪秘书之前下来的那辆大卡车前,攀着车把手,纵身一跃上了车。
一旁早就候着的秦大爷是个有眼色的,早就打开了厂子里的大铁门,等着大卡车进入。
明儿就是上班最后一天了,厂里的氛围难免松懈不少。
看到装满年货的大卡车驶来,工人们立刻凑过来瞧热闹。同时议论纷纷,猜测着车上装的是什么东西。
“国营厂子怎么也得比之前娄董大方吧?”
“我闻到鱼腥味了。”
“不知道东西怎么样,我媳妇儿说她去菜市场买菜,发现今年的年货品质下滑的厉害……”
“谁说不是呢?万恶的资本家这是怕公私合营,故意……”
“我听我大舅子的丈母娘的侄女说,厂里今年的年货很丰盛……”
“你大舅子的丈母娘的侄女,是在后勤的那个吗??”
一群人对着大卡车指指点点,说什么的都有。
杨柏立把头伸出去,朝着大家喊道:“都别看了,下午就给大家发了,都赶紧去车间老实工作。”
说完,便示意驾驶员继续往前开。
张沈飞带着汪秘书很快把该走的手续走完,两人又肩并肩走到停放大卡车的地方,便看到杨柏立已经组织工人在卸车。
傻柱也在此列,看到张沈飞出现,他呲着大牙就竖起大拇指:
“大飞哥牛叉!!就今年这行情,您居然也能搞得到特级大黄鱼!!!就这一样,就够显摆的!!”
瞧瞧刚才卸下来的,肥美的大黄鱼,拳头大的脆苹果,比鸡蛋小不了多少的大枣。
还有一看就香喷喷的腊肠,这可都是今年打着灯笼都买不着的好东西!!!
有了这些,他们轧钢厂今年的年货在四九城所有工厂里必须是拔份儿的!!!
张沈飞摆摆手:“咱们能过个好年,都得谢谢我身边这位汪哥。
汪哥,我代表我们轧钢厂将近三千名工人同志,谢谢您。”
汪秘书:“嗐,都是兄弟,你这么说就客气了。”
“等过年的时候我请客,叫上路秘书,裴秘书他们,咱们好好聚聚。”张沈飞提议,“感情越聚才能越浓嘛。”
路秘书在纺织厂工作,裴秘书在罐头厂,简秘书在制衣厂,木秘书在国营饭店。
还有后来新认识的日化厂的洪秘书,白糖厂的邵秘书……
别看现在这些人看起来也就那么回事儿,可有无误的。
但眼瞅着就要进入计划经济时代,买什么都得凭票据。
没票?有钱也不卖给伱!!!
到时候,这些个秘书就是他重要的关系网。物资匮乏的时代,谁手里有物资,谁就是真正的老大!!!
而只要能跟这些手里有各种资源的秘书打好关系,自己岂不就相当于拥有了一座不要票的百货公司了吗???
除此之外,跟这些人的关系稳定之后,自己空间里的东西,也能以交换或者交易的形式弄出去。
这样就能避免拥有一座农场,却因为无法找到途径销售,只能让作物烂在地里的情况。
……
有了拿钱都买不到的好物资,下午发年货的时候,杨厂长可谓是意气风发。
厂子里人多,发放年货也不是一窝蜂的来,而是由广播员播报,按顺序一个一个车间来。
发放年货的过程井然有序,除了郭大撇子拿到腊肠的时候,直接翻着白眼晕倒外,再没有别的意外发生。
等到所有工人领完年货,已经距离下班只有二十分钟。
厂里的大喇叭里,传来杨厂长的声音。
杨厂长一番例行公事的祝大家新年快乐之后,话锋一转,开始号召大家买公债。
建国之后的次年,国家为了弥补财政赤字,保证仍在进行的革命战争的供给和恢复国民经济。发行了“人民胜利折实公债”。
而第二次,就是现在。W年计划正在实施,为了筹集建设基金进行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国家这次发行了名为“国家经济建设公债”的国债。
这次国债一共分为五年五次发行,从1954-1958年,共计需要筹集35.46亿元的资金。
大喇叭里,杨厂长激情四射,号召大家“吃窝头,啃咸菜,也要省钱买公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