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勋贵也不容易啊。”
徐达笑着摇头道:“伱这话听着有些欠揍,咱们拼死拼活一辈子图个什么,不就是为了这些东西吗。”
陈景恪一想,确实如此。
这还真是别人想要都要不来的待遇,除了那几家顶级勋贵,别家的事情老朱才懒得管。
“看您老这样子,准备今年就把大哥的婚事给办了?”
“办,必须要办,我还等着抱孙子呢。”
“有目标了?”
“那还不多的是,我徐达的儿子,谁家的姑娘娶不得啊。”
“哈哈,我就先恭喜伯伯了,明年定能抱上大孙子。”
几人是越聊越开心。
男人嘛,自然少不了涉及政治,话题不知不觉就说到了开海。
徐达问道:“未来大明的重心会是海洋吗?”
陈景恪摇摇头,说道:“大明必然是海陆并重,北海可还在北元人手里呢,必须要拿回来。”
“还有西域,安西,安南……有的是仗打。”
“只不过海洋方面是空白区域,立功的机会更多。”
徐达顿时就息了让徐允恭去水师衙门的念头,至少现在没那个必要。
“这就是你鼓动陛下,重启军功爵制的缘由?”
陈景恪笑道:“您真觉得,陛下若是不想,有人能说的动他吗?”
徐达自然知道,朱元璋是有多固执。
所以他才更好奇,陈景恪到底用了什么办法,让朱元璋改变保守想法的。
毕竟十五个不征之国,才被写进《皇明祖训》没几年。
陈景恪顿了一下,说道:“利益,陛下是务实之君,只有利益才能让他动心。”
“我让他看到了利益,还让他看到了未来蕴含的危险。”
至于利益是什么,危险又来自何处,他没有说。
徐达也没有追问。
很多东西在没有取得朱元璋允许之前,还是不要打听的好。
“不错,陛下确实是务实之君,不好虚名。”
“你给我说老实话,海贸有搞头吗?”
陈景恪笑道:“怎么没有,宋元时期海贸有多大的利润,应该很好查到。”
“您现在已经先一步获得了消息,若错过这次机会,我可是会笑话您的。”
徐达听出了画外音,说道:“你不准备搞吗?”
陈景恪自信的道:“您觉得我有必要操这份闲心吗。”
徐达一想也是,不过还是劝道:“大家都做了,你不做是不是不太好?”
陈景恪也没解释太多,而是道:“我自有打算,您将来就知道了。”
徐达果然不再多问,这方面他实在没什么可教的,相反还要陈景恪指点他才对。
陈景恪继续说道:“朝廷必然会组建舰队出海,一来是宣示大明地位,二来探探路,三来做点生意。”
“您可以买几艘大船,跟随朝廷的舰队出海,到时安全也有保障。”
徐达说道:“我正有此意。”
酒席一直进行到半夜,当晚陈景恪就休息在了徐府。
几天后的一次早朝,朱元璋再次对行政系统做出变革。
司法独立。
今后按察使归大理寺管辖。
推官不再接受知府的管辖,而是归按察使直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