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本网 > 其他类型 > 大明从挽救嫡长孙开始 > 第273章 百万常备军

第273章 百万常备军(2 / 2)

不论我们本心是怎么想的,不论应不应该把士兵当人看。

“我相信,没有人愿意被万民恐惧唾骂吧?”

毕竟不停地退役征募新兵,还要安排他们训练上战场等等,会很麻烦。

“不要求军队内部多么平等,但至少不能不把人当人看。”

不过这些事情就可以交给下面的人去做了,他们只要把握大方向就行。

“退役制度一旦实施,每年都会有大量老卒退伍。”

“虽说慈不掌兵义不掌财,可作为统治者,如果我们不把人当人看,而是当做数字当做筹码,那将是天下最大的灾难。”

陈景恪却说道:“不,大明必须保证百万以上的常备军。”

“大明即将推行预备役制度,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兵源素质。”

前面已经说过,宋朝不抑制土地兼并,导致大量百姓失去土地变成流民。

其他人也纷纷称赞,倒不是尬吹,他们是真觉得这个方法好。

朱元璋自然知道他要说什么,就配合的问道:

徐达想要辩解,被他伸手阻止:“先听我说完。”

从这个角度来看,陈景恪的话确实有几分道理。

“士兵常年和军官待在一起,双方会形成很深的私人关系,很容易拉帮结派。”

这些退役老兵,平日里不用朝廷花一文钱,去了地方还能维护治安,还能投入生产。

纷纷认为退役制度好,必须要弄起来。

这也是士绅阶层滋生的温床。

“如果大明有五百万上过战场的预备役老兵,你们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吗?”

徐达脸色露出一抹苦笑,深究起来他那句话确实有点这个意思。

没有退役制度,大明永远都只有百万常备军。

“老兵战斗力更强,就活该一辈子生活在军队吗?”

这哪是削弱军队战斗力,简直是将军队的战斗力拉满了好吧。

“通过教化,可以增加军队对大明的忠诚度,统一军队的思想,也是提高战斗力的一种方式。”

在这里,陈景恪又提出了一个新的观点:文明治军。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不过陈景恪最重视的,并不是这种制度的动员能力,而是此举可以减轻百姓负担。

“雄英,你有何良策?快给皇爷爷说说。”

一个大致的框架很快就被拿了出来。

外国学员,连摸都不给摸。

并讨论了如何配合朱雄英做好教化工作。

“因此,我建议制定一部完整的治军之法。”

“但更大的问题还是来自于军方自己内部。”

很多人会说,宋朝保持百万常备军是源自于外部压力。

“在座的诸位已经确定要青史留名。”

众人愣了一下,立即反应过来,还真是如此啊。

众人都有些惊讶,绕过文官和百姓接触?需要军方配合?

到底是什么方法?

朝廷治民必须靠文官,但同样也受制于文官。

“在民间。”

朱元璋将目光看向众人,问道:“诸卿以为太孙此法如何?”

没有完整的退役制度,基本就默认终身服役。

一一一.二五三.二零二.六六

最新小说: 【np】鹭鹭无为 捡到小夫君 眉飛色舞(ABO NP文) 成为海岛文小炮灰[七零] 上错花轿抱对崽 男主他真肯嫁我啊 意识永寂 替嫁王妃揣崽跑路了 老公今天死了没 沂川旧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