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车渐行渐远,行至一处小路,我撩开轿帘喊了一声:“停车!”
侍卫们急急跟上来,“绡姑有何吩咐?”
我兀自走下马车,随意指了一个方向,“我要去那里!”
他们面面相觑,“那不是回都城的方向。”
那里非都城的方向,我自然是知道的。
我快速抢过一匹马,尚未待他们有所反应,便疾驰而去。
呼喊声、马蹄声在我背后凌乱成一团。
我挥一挥举着马鞭的手,“弟兄们无需远送,今日一别,后会无期!”
抄小路、登险峰、闯山洞,我用了整整三天三夜才将那些追我的侍卫们尽数甩开了。
是日,我沿着下山的小径一路寻找,终于在天将黑时看到了山腰处的一户人家。
这山原是骊国与岐国的交界,山南为骊,山北为岐,骊国国破后,这山便完整地归于岐国了。
袅袅炊烟在夕阳的余晖下如斯温馨,我贪婪地呼吸了一口饭菜的清香,只那一口便让我感到特别的满足。
重回人间的感觉真好,重回自由的感觉真好!
轻轻叩响屋门,一张稚气未脱的脸探出来,“请问你找谁啊?”
“小妹妹,可否赏姐姐一口饭吃?”
小脸上的眉头微微一皱,“我去问一下哥哥。”
不一会儿,门再次打开了一条缝,一个约莫十岁出头的男孩故作老成地问:“敢问姑娘姓谁名谁?何方人士?”
我认认真真地回复道:“本姑娘姓荔,单名一个省字,是邺蜀人士。”
男孩若有所思,“哦,只是吃口饭便走吗?”
“若是一顿饭后,小弟弟盛情挽留,我也可考虑留宿。”
“我不打算盛情挽留。”
“我……”
茅草屋内的布局十分简单,不过是两张床铺、一张桌子、两把杌子,和散落了满地的竹条。
我啃着男孩递过来的窝窝头,问:“你们的爹娘呢?”
男孩警惕地望着我,“你想做什么?”
我笑了笑,“随便问问。”
风呜咽着渗入门窗,站在我身后的小女孩打了个寒颤,“哥哥,我冷!”
男孩赶紧从床上取一件破棉袄披在女孩身上,“待我明日多寻些柴回来,定将屋里烧得暖暖和和的。”
此情此景令我看得分外眼热。原来,人世间的每一瞬小温馨都那么美好!
我突然有些理解为何林阁主会说她自己所挣得是不义之财,美好的回忆是用来无尽缅怀的,它可以抚慰人心、照亮黑暗。
倘若将这些美好的瞬间丢弃了,人生该是多么的迷茫与无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