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潘恩一事上,嘉靖皇帝的态度确实存疑,至少魏广德是这么认为的。
只不过他,还有裕王府,是否需要和徐阶保持一定的距离,还有待考虑。
由此,魏广德其实也想到了,嘉靖皇帝此时或许是真的不放心再把朝政放手给自己的首辅去做,他更加信任由他一手提拔起来的官员。
就好像这次的事件中,作为始作俑者的郭朴居然能够轻松过关。
毫无疑问,因为在皇帝看来,郭朴才是他手下的人,是真正忠心于他的。
没来由的,魏广德有些羡慕起郭朴这帮子能写青词的官员来。
自己写青词,结果是捅了娄子,而别人就能得到皇帝的看重。
不过想到刚才张居正还提到的一个消息,那就是都察院有御史打算上奏辽船海运一事儿,魏广德不确定是不是潘恩授意在背后推动还是山东布政使司或者漕运的人在做。
毕竟,这个时候,如何转移御史们关注的目标,也是缓解他目前窘境的办法之一。
好在,张吉和那些商人们已经开始做朝廷关闭海运的准备。
李芳淡笑道,随即又关心问道:“魏夫人快了吧,到时候不请我喝两杯。”
现在,他们的视线都落到都察院左都御史这个空出来的官职上,都在看到底会是谁接替潘恩接掌都察院。
“殿下召我何事?”
魏广德笑笑,不过心中也是狐疑,义乌兵是什么个意思?
这个赵炳然能把义乌兵写出花来不成。
“赵炳然,浙江巡抚?”
不过现在,嘉靖皇帝似乎重新抓住权利,魏广德也不知道这是好是坏。
其实,现在裕王府所有人的目光,都是盯在李选侍肚子上,都想知道她怀的是男是女,也就魏广德大概能猜出来,因为冯保都被派过去了。
“福建那边跑到义乌去招兵?谭纶也是,太不讲究了。”
“你看看这个,这是赵炳然今日送到通政使司的奏疏就明白了。”
“这是王妃赏赐给李选侍的吧?”
“好,一起。”
在留中数日后,西苑的嘉靖皇帝似乎终于是抵挡不住科道言官们连续的弹劾,终于做出了批红:潘允端改南京工部主事,令潘恩致仕。
李芳答道,说话间魏广德下车,他就伸手虚指,请魏广德先行。
“嗨,你想啥,殿下早起了”
富国比较复杂,比较难弄,强兵相对简单些,或许在裕王看来,选好兵就是强兵了。
不过在今日,魏广德的马车停在裕王府门前的时候,车帘掀开,他就看见李芳已经站在外面等他了。
不过今日中午,有王府內侍到了魏家,请他下午去王府,裕王有事相商。
冯保兴许是先前走得急了,所以还真没注意到他们。
李芳呵呵笑道。
不过人都到了裕王府,一会儿见到裕王,应该就能知道了。
不用说,这个李选侍,就算这胎不能生个皇子出来,那下一胎肯定还是她。
现在义乌壮男大量出走,引得地方沸反盈天,地没人种,山里矿厂也雇不到人了。”
冯保这会儿脸上陪笑道。
看到魏广德进屋,裕王放下手笑问道:“善贷,你说当兵的,是不是真有地域的说法?”
魏广德笑道。
谭纶本是浙江参政,这一去福建,第一刀就是派人回浙江募兵。
“请,一定请。”
看着冯保带着人进了后院,魏广德不由得笑笑,暗道这或许就是历史的惯性。
事实上,这么多年,严嵩也算是兢兢业业为他守好江山,并没有闹出什么大乱子。
“好像是因为赵炳然的一道奏疏,详情我也不知。”
裕王比较关心的还是这个,于是问道。
在地方上,丽水兵来自山区,身体素质过硬,作战非常勇猛,敢冲锋向前,却缺少智谋,太计较得失。
“哟,冯公公。”
魏广德也是笑笑。
正如张居正透露出来的信息,郭朴什么事儿也没有,平安过关。
裕王倒是有长子,不过早夭,都两三年了,终于又有人怀上了,自然是让魏广德这些王府属官心中欢喜。
魏广德狐疑问道。
幸好,年初终于传出,王妃身边那个宫人有喜了。
所以,在他们自陈乞罢的奏疏送入西苑后,嘉靖皇帝都会亲笔回复,温言挽留,一副不允辞的架势。
倒是李芳接话道。
而冯保,就在李选侍怀上后,被裕王派到她那里,专门负责照顾饮食起居。
当初他全力倒向裕王,除了裕王占着长字,更重要的就是裕王有世子,而景王没有。
他在浙江任总兵官的时候,似乎还没有义乌兵出现,应该是戚继光之后找到的募兵地。
魏广德皱眉反问道,显然没明白裕王话里的意思。
不过对于募兵这件事,貌似浙江官府还不好公开阻止,所以直接把状告到京城来了。
虽然孩子没降生,还不知男女,不过这也是王府的一件大喜事儿。
台州兵是一群母老虎,遇弱则强,遇强则弱。
景王,自大婚后就一直没有消息,现在去了封地,也一直没有传回有后的消息。
也是条件反应,听到是浙江来的奏疏,魏广德第一时间还是会想到是倭寇的事儿。
这年头,募兵自然是选壮男,壮男是劳动力,价值不可估量。
而魏广德这些动作,落到李芳眼中,只以为他是因为王爷有后了高兴,倒是没多想。
想到这里,魏广德瞥了一眼旁边的李芳,也没说什么。
“浙江又闹倭寇了?”
“对,这十匹上等料子就王妃赏赐李选侍的,我这给送过去。”
“听说不止福建,戚继光的兵,大多招自义乌,前年浙江剿倭,去年和今年福建剿倭,浙兵战功卓越,自然引人瞩目,所以听说南直隶、江西和广东都有跑那里募兵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