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4章跑腿
西苑里的消息,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在京城传播开来。
尽管此时已经散衙,可衙门散衙后也留有值班人员。
嘉靖皇帝定下调子,批红后的奏疏优先送往无逸殿处理,很快正式行文就送往了兵部和刑部。
留守官员看到,自然很快就传开,一夜之间,几乎所有在外应酬的官员都听说了此事。
刑部连夜派人前往各处锁拿蓟辽总督杨选、顺天巡抚徐绅和兵备道副使卢镒等人。
许多之前收到过杨选礼物的官员,此时也有些坐蜡。
在他们看来,杨选就算要为兵败负责,按规则也应该是科道言官弹劾,杨选被罢职,那里会因此下狱。
人进了监狱,后续发展就不好说了。
而且,大家其实都清楚,最记恨杨选的人,其实是兵部尚书杨博。
有这尊大神在位,谁好帮他说话。
魏广德说完话,眼睛就直勾勾看着瞿景淳,等待他的答复。
江东当然不会在这个事儿上犯糊涂,想要官,自己去京城跑。
又从他手里接过那份条陈收好,又闲聊几句就出了值房回到自己那边。
交换,一切都是交换。
“拿谁?”
江东要回京城,刚好借这个机会先看看,能不能把事儿办了。
马芳知道董一元是最早投到魏广德门下的人,所以对他那个哥哥董一奎也算是照顾有加。
虽然总督大多情况下都可以压制巡抚,可毕竟不是直管上司。
当先,那小內侍就向魏、张二人躬身行礼道。
和门前书吏说了一句,书吏进入通报后,魏广德才走入值房里。
杨博要扳倒杨选需要得到他的支持,而他口袋里自然有三品大员等待上位。
严格说,魏广德这个时候是不应该插手军务的,可马芳说到这里,也是凑巧有了由头。
江东他知道,当初还是侍郎,因为他把宣大总督杨顺给告了,然后杨顺被拿回京城问话。
“这么说,这次立功的都是宣大总督的人。”
按理,魏广德觉得不会少于十本书才对。
现在杨选倒台已成定局,说不好这会儿他就在家里偷着饮酒庆贺。”
他可是知道,他老师心目中也是有人选的,还得到了杨博的支持,这其实也是一种交换。
“我也正为此时头疼,之前和肃卿也提过此事,唯有解决办法就是继续选人,补充进来。”
魏广德有些担忧起来,这大典可是皇帝最关注的,就算他们定下任务,可但是计划就已经排到数年之久。
“瞿大人,我是为各房抄录人之事前来的,听说这一年多了,原先定下的百余人已经病逝数位,现在还是有十余位因病也不能理事,这么下去可不行啊。”
芦布答道。
不管是魏广德还是张居正,绝对不会看上那些位置,好好的京官不做,跑出去出外差。
说起来,自己和徐阶,还有袁炜之间,不存在什么敌意。
“江东可能会接替杨选。”
“宫里刚传出来的消息,皇爷下旨拿人.”
本来打算等两天再去找杨选的,可等不了几天,江东就要回京城,参与兵部叙功之事,魏广德还记得马芳之前信里提到过的事儿没办。
到了西苑门前,和守门內侍一番交涉才知道,因为鞑子已经退走,内阁昨晚就已经搬回文渊阁办事儿,徐阶和袁炜两位大人已经不在无逸殿里办公。
这,也是徐阶答应帮助杨博扳倒杨选的原因。
不过怎么去见杨博,魏广德却是有点头疼。
“好。”
魏广德开口问道。
张居正开口说道,不过他的心思却不在这上面。
毕竟,他的正务和兵部那是八竿子打不着,冒冒失失前往不妥,所以才有先前他对张居正的那番话。
对抄录大典,其实也是有任务的,每人定期要完成一本大典的抄录工作,而选拔抄录者又必须是楷书功底好的,抄书速度自然不快,许多人都要夜以继日的工作。
“肃卿就在礼部,此事可曾上报?”
徐阶在朝中那是树大根深,口袋里的人太多了,而朝廷官职又是有定额的。
其实,此时魏广德心里也是很奇怪,堂堂大明的总督,怎么可能通敌,开什么玩笑。
自己收拾一遍就出门,坐上马车直接前往内阁。
和接待的内阁中书简单聊上几句,知道这会儿袁炜正忙,而徐阶那边也有人正在屋里谈话,魏广德只好在院子里面等着。
瞿景淳为人刚直,虽然入仕多年,可依旧没有学会官场的圆滑。
魏广德和张居正今晚都参加翰林院同僚组织的宴席,慢慢三桌二十多位。
至于将来争斗,那就各凭手段。
看到魏广德和张居正都沉默不语,那小內侍犹豫片刻就说道:“听宫里传出的消息,皇爷要刑部追查杨选是否通敌。”
魏广德只感觉有些好笑,这是不是太不自信了。
回到马车上,改道又去文渊阁。
虽然被严嵩保下来,可官是当不成了,而接替杨顺的就是兵部侍郎江东。
魏广德皱眉问道。
“瞿大人在吗?”
毕竟,以自己现在的情况,对他来说根本就不值一提。
直接交代给中书其实也可以,无非就是一会儿和奏疏一起分到两位大学士的值房里。
芦布尴尬回道。
“蓟辽总督杨选,还有顺天巡抚徐绅”
第二日,魏广德去看大典校录之事,几日没有前往,拉下不少抄录书籍需要校对。
他手下分派的事务,可是有十五名善楷书者负责抄录的,这都小半月时间了,怎么也应该更多才是。
魏广德快速看完就把条陈递还给瞿景淳手中,笑着说道:“既然瞿大人已有计较,倒是学生多虑了。”
但是很快就传回孙膑败死的消息,可谓是狠狠打脸。
就算徐阶因为自己和张居正之间将来可能出现的竞争关系,也不会表现出来。
是的,那日魏广德提到董一奎,当然不是心血来潮的一问。
瞿景淳是翰林学士,可比他这个翰林侍读高上不少,自称学生也正常。
“宣大那位?”
那封信里,就提到一事,就是山西镇总兵官职空悬半年,一直都没有安排人接任。
那些抄录之人的年岁,魏广德知道,中间都不知道要换几茬才能完成这件大事儿。
“好,我过去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