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体小的并不知道,只是礼部尚书尚大人呈了一份奏折后,陛下就颁了口谕。”
待送走这位通传太监,六皇子小团队的三人,又坐在“增强增大”的广告下面琢磨开来。
“又是礼部,难道那尚其贵举报我去青楼?”
赵元谦不明所以,自己和礼部可以说八竿子打不着的关系,父皇为什么会因为尚大人的一份奏折,就宣自己参加早朝呢?
“皇子去青楼也不犯法呀,你还未成婚,想去就去,想耍就耍。”
沈长安首先想到的是是否合乎礼法,毕竟自己的身份,是六皇子身边的从八品高级伴读书童,如果六皇子犯法,自己也难逃干系。
“会不会和二位那两首诗有关系?”
还是郑童脑袋活络,结合礼部这个突破口,第一时间将整个事情串了起来。
“他跑去父皇那,夸咱在青楼写诗写得好?”
赵元谦一脸鄙夷,自己都不敢朝那方向想。
按理说,昨天尚其贵招募了张及第,如果想要通过礼部来走捷径,那肯定是尚书大人在父皇面前,大肆鼓吹张及第的诗词,断然也不会是现在的结果。
如果是尚其贵自觉哄骗到我去怨恨四皇子,现在又想让父皇通过诗词夸奖我,从而引起四皇子对我的怨恨?
可是这法子也太没水平了吧!
还不如把我的贴身配饰顺走,然后偷偷丢进四皇子妃的闺房,这方法肯定能够挑起两位皇子间的大战。
反正不论四皇子怎么认为,他赵元谦肯定会拔七星宝刀杀人。
“行了,见招拆招吧,郑童你先去工部预定匠人和材料,我和沈长安先回宫。”
理不出来就不理了,赵元谦哼着小曲,和沈长安招手摇停了一辆马车。
......
大庆历9月9日晨,养心殿。
今日在朝的除了文武百官之外,还有三皇子、四皇子和六皇子三位。
在百官叽里呱啦絮叨了一堆之后,庆文帝终于将目光盯在了赵元谦身上。
“昨日朕接到尚大人呈送诗词两首,今日想与诸位大人们共同品品......”
“远上麓山石径斜,铜山深处有人家。”
“止步笑看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海公公极富深情的将第一首诗念完,再看殿下,文官们个个面面相觑、小声嘀咕。
“是不是猜不出,这是出自何人之手?”
庆文帝有些得意,当今大庆文坛之中,确实有那么几个半截身子入土的老家伙还不错,可惜他们的身体确实不允许“笑看枫林晚”。
“此诗真乃绝妙,莫非是出自陛下之手?”
文官之中,翰林院某位学士斗胆开口,这马屁拍得呱呱响。
“唉,这诗虽然不错,但有些小家子气了,应该去看东海、去看南海......”
庆文帝嘴上虽然不以为然,但心底还是对这位学士的主动询问表示肯定。
“此诗是老六元谦所著。”
庆文帝话音刚落,埋头憋笑的赵元谦就感受到了无穷多的目光投向了自己。
他只得压抑中心中的激动,表情淡然地整理了一下衣服,冲着自己的父皇微微欠身,表示这种小事不足挂齿。
“当然了,一首诗确实不值得占用早朝的时间,但这首诗传达的问题,值得众爱卿关注呀。”
接着,庆文帝借用此诗,严肃批评了铜山开采对环境的破坏,对百姓家园的滋扰。
“父皇(陛下)教训的是!”
批评结束,时任工科都给事中的三皇子、与工部尚书共同出列,对于麓山铜矿的开采问题进行了解释,又对麓山环境保护和治理整改提出了方案。(注1)
“六弟,等纠改好了,为兄亲自带你去爬山!”
被罚了两个月俸禄的三皇子赵元澈,刚一回到自己的位置,就笑眼盈盈、咬牙切齿地向六弟许下了承诺。如果此时沈长安在场,定要指着三皇子的脸,高呼一首“小白船”!
赵元谦暗道不好,自己“文抄”来的咏秋诗,终究还是将麓山环境整改的工程,提前了几十年。
他抬头又望了望三哥身边的四哥,怎么也想不到下一首诗,会给四皇子带来什么困扰。
注1:工科都给事中,都给事中是六科的长官,相当于六部中的纪委,一般由皇亲国戚担任,制衡各部尚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