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蓉听了刘桂兰的解释才恍然大悟,难怪这次秋收没上门叫人借驴子的,还是人家雇了十来个人,一天的时间就把地里的活干完了。
农忙时节请短工,工钱几乎翻上一倍,少说一个都得一百多文,算下来黄家该是掏了一两银子呢。
“唉,我也不是不让你孝敬婆婆,毕竟还有书海在呢,当娘的再不好,儿子也得孝顺。可我一想到她是怎么对你和书海包括俩孩子的,这心里就难受的紧,总觉得给她银子还不如扔了舒坦。”
刘桂兰本就是个直爽的,说话从不打折扣,有啥说啥。要不是亲近的人都知道她这性子,就刚才那些话,听到有心人耳朵里,还不定闹出些什么糟心事来。
楚蓉看着她一脸的愤色,忍不住笑出声来,“干娘,我懂你意思,放心吧,该孝敬的我不会少她一文,不该给的,她一厘一毫都别想拿去。”
刘桂兰听她这么说,脸上的表情缓和了不少,笑骂道,“你呀,还真是变了不少。合该这么强硬些,像之前软蛋一样被欺负,我看着都窝气,想揍你一顿。”
楚蓉讪笑着摸了摸鼻子,心里吐糟着甭您老人家动手,她都想揍原主一顿,这得是怂成啥样,才会被欺负到死都不吭声的。
不过黄家的事儿却是意外,虽说一两银子他们肯定有,但却不会明摆着浪费,或许……
想到什么的楚蓉心里嗤笑了一声,看来他们已经预备好要去县里卖菜了呀。
粮食已经装完,辞了刘桂兰一家,坐着毛驴车晃悠悠的往自家赶。
路上有村民见到,都停下手里的活计,看着驴车从自己眼前过去。
“真是发了大财呀,这么多的粮食,几十两银子呢。”
“要我说桂兰婶才是厉害,蔫声不语的认了干亲,瞧见没,这粮食就是从她家买来的,肯定多给了不少的银子。”
“呦,你要羡慕,也去跟人家说说卖粮的事儿。”
几个树下做针线活的妇人扯着话题就开启了八卦模式,一人一句聊得好不热闹。
不过就算圣人,都有几个看不惯的,更不用说楚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