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到一半,老者情绪激动,再也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
“父亲陨落,儿子陨落。苍天不悔,祸在何方?你若虚度年华,百身何赎?唉!”
天空中传来了旁白的声音。
“想要理解祭侄稿,就必须从他的身世说起。”
“七百七十七年,大唐发生安史之乱。”
《河北安禄山谋反》。
“安禄山带着叛乱分子,在短短一个月内就杀入了长安。”
“此番大战,平原太守颜颜,率兵抗敌。”
“兄长颜杲卿,正在常山郡抗逆。”
“我外甥颜季明联系了两个地方。”
“颜真卿在造反前就发现安禄山有谋反之心,上奏朝廷,但朝廷并没有太过在意。”
“颜真卿现在唯一能做的,就是偷偷筑起城墙,囤积粮食。”
“常山失,颜杲卿、颜季明二人,宁死不屈,颜季明被斩首。”
“颜杲卿凌迟而亡,流血不止。”
“颜家三十多人被杀。”
《颜真卿两年后命外甥寻墓》。
“最后,我只发现了一条腿。”
“颜真卿在绝望之中,写下了《祭侄文》。”
“祭侄书首篇追悼侄儿生平,文笔温暖,笔力遒劲。”
“可是,记忆越美,现实就越残酷。”
“颜真卿说,他的父亲被困,他的儿子被杀,他的家就塌了。他的心,已经在滴血,在滴血。”
“这一刻,颜真卿用的不再是书法,而是一种发泄。”
“到了第三段,颜真卿再也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再也说不下去了。”
“所以稿子里有很多的删改。”
“颜真卿的一生,所有的心血,都倾注在了这本书上。”
“颜真卿七十六岁。”
“淮西节度使李希烈背叛,朝廷派遣颜真卿向李希烈投降。”
“谁都知道,这一去,就再也回不来了,这一点,颜真卿也是清楚的。”
“李希烈向颜真卿提出投降令。
“颜真卿大喊一声:“你听说过常山吗?我的好兄弟!”
“最后,颜真卿被吊死在了一棵松树下。”
“人不能生,人不能生,人要无愧于心,无愧于心于天。”
《兰亭集》的原版不说,《祭侄稿》才是最好的!
一页又一页的涂抹,一种说不出的痛苦。
——天下第一行书,天下第一行书!
连《祭侄文》都选错了,这也太搞笑了吧?
书法老师?未曾听闻。
这份手稿,不是墨汁,而是颜氏的血。
大唐世界。
李隆基看到这一幕后。
他气得胡须都在颤抖,一巴掌拍在了面前的桌子上。
“乱臣贼子。”
“他们竟然敢背叛大唐!”
“狼子野心,我要让他不得好死!”
大明空间。
朱元璋看到这一幕后,叹了口气。
“我们还以为他是个读书人呢!”
“没想到你还会指挥军队。”
“果然是文武双全,忠心耿耿!”
没过多久,一个新的视频出现在屏幕上:“猫扑最有名的女人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