啥送黄鳝的生意,就算打死刘芬,她也找不到啥市委招待所的门路。面临同样的机遇,性格决定命运,就算鳝丝面的胡老板把门路告诉刘芬,刘芬也不敢买条烟去找招待所的采购胡永才。
但刘芬觉得,倒卖油渣这个活儿她可以干,这几天她都学会骑自行车了,虽然摔得手青脚紫,她力气比夏晓兰打,一次多载100斤没问题。就这个油渣生意,保证母女俩的生活没问题,还能给夏晓兰攒下学费和生活费。
刘芬整个人都在发光。
别管是旧社会还是现在,别管社会咋变化,连最没有眼界的农民都知道读书才是正途。越是穷,越是要读书,读书能脱贫致富,能从泥腿子变成城里人,从古至今都不变的大道理。
夏晓兰不讲究吃穿和打扮了,她每天收拾的干干净净,却再也没精心摆弄她外表。
一夜之间就长大,懂得要上进,这次考不上,从高一读起也行......夏晓兰才18呢,三年高中不过才21岁,那些考了几年都落榜的,那些工作几年又参加高考的,那些原本被耽误了学习,这几年拖家带口都在试图考大学的人,哪一个都比21岁更大。
夏子毓20岁才考上大学,和她好上的知青王建华25岁才上大学。
夏晓兰按部就班的上完高中再考大学,一点也不晚呢。
这些话,兄妹俩是不会对夏晓兰说的,害怕给她增加压力。刘勇私下里找了陈旺达好几次,事情都赶巧变成同一天,刘勇凌晨四点就跑去替夏晓兰送黄鳝到商都市。上午时赶回来,又和陈旺达一起去了大河村。
陈旺达找了县里的人帮忙,将夏晓兰和刘芬的户口迁出了大河村,重新落户在七井村——夏老太是要作妖的,夏大军一反常态支持迁出母女俩的户口,离婚这件事让夏大军自觉颜面全失,他是彻彻底底要和母女俩脱离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