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晓兰忽然发现,参加英语竞赛,或者说生活在80年代的另一重意义。
许多像徐老这样的大师级人物还活着,她这辈子跳上了更高的平台,能和大师们正面接触,这是多少人梦寐以求的?
建筑领域的,她见过宁彦凡了,马上又要见徐老,这个波澜壮阔的年代啊,镶嵌了太多明珠。
25号大早,夏晓兰蹑手蹑脚的起床洗漱。
林老师就等在宿舍楼下,还有两句话要嘱咐夏晓兰:
“你也看报纸了,这次决赛的评委们个个都有来历,有教育部的领导,也有徐国璋老师那样的专家,并且有电视台录像,你们比赛的过程最后要播出的......稳中求新,新颖要有尺度!”
林老师说的是上次复试的事。
夏晓兰不想拿名次就罢,要想拿名次,就别在决赛时再偏题了!
夏晓兰和林老师走着,和华清另外3名选手汇合,包括季江源在内,大家精神都不错。
坐着校车去比赛现场,200号人呢,全走完流程,也要花上半天时间,外语系的教授在校车上也在讲策略:“你们今天的对手,来自全国各所大学,不要把目光只盯着京大等学校,京城外国语学院的选手,也是你们的强劲竞争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