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为什么是一半,不是6:4,也不是7:3?”
康伟还是不明白,夏晓兰没嘲笑他。
康伟成长的背景和白珍珠不同,开始做香烟生意,也是周诚带着。倒腾香烟靠的机智吗?第一个干这事儿的周诚是聪明,康伟再跟着干,是周诚把路线设定好了,康伟执行就行。
第二次生意,康伟加入到建材店里。
这事儿需要康伟独挡一面,却还不够。
要不然康伟问不出这种问题。
“重点不是怎么分配利益,而是如何调动看摊人的积极性,对半分利润,让他们觉得这摊位也是自己的,尽心去推销生意,原本能创造1000块的利润,只要提高到1200元,就把6:4到5:5两种分配方式的差距给抹平了——如果能把利润做到1500元,甚至2000元以上呢?白姐给别人分的钱变多了,但她自己分的那部分也在变多啊!你是不是想问,有没有别的办法,既能调动看摊人的积极性,也能让白姐分到的利润更多?有肯定是有的,但哪一种方法都需要花精力,而白姐现在最不想花的就是精力。”
夏晓兰觉得这问题很好解决,白珍珠单独请一个人当“管理”,去管理那几个看摊人。
根本不需要和看摊人交流,有事就找“管理”,要省事很多。当然,在1985年,改革开放初期,并没有后世那么多“工商管理”专业毕业的大学生,一个信任可靠的管理者不太好找,没能力的不如不找,有能力的,恐怕欺上瞒下,连白珍珠都能一起骗。
康伟想了想,“给看摊人分的钱太多,他们很快也积累了本钱,会不会自己单干?”
“康伟同志,你的思想很危险啊,已经在向资本家靠近了,资本家在积累财富时,就尽可能少给工人发工资,确保他们不会饿死就行......你别躲,我看见你用眼睛偷偷瞪我了!最关键的一点还没说,他们赚到了钱,尝到了甜头,只能跟着白姐干,风险小收益大,因为这些商品的货源,依然还掌握在白姐手里!”
这事儿白珍珠能干,别的人还真不好复制。
小的耗损和瞒报是小问题,每个摊位有多少货,是白珍珠提供的,要占她便宜,只能一个东西抠几毛钱。白珍珠连5层利润都舍得,一点点耗损算啥。
想要越过白珍珠去接触一手货源?
呵呵,得先问问白珍珠自己的拳头,和白家武馆的人答不答应。
什么白善人,这分明是个白凶神,不把自己当女人看的女同志好惹吗?白同志找人来看摊,自己省心,带着别人一块儿发财,是瞧得起看摊的人,有人要有异心,夏晓兰都想替他们挽尊。
这生意她和康伟都不好复制,两人都没有白珍珠的武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