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言,不少村里人不少人都心动了。
一般读书人饱腹经书,靠着科举考试就能鲤鱼跃龙门的少之又少。
要是将书院里新增这些课程学了,不管男女,都能靠其变成“吃饭”的金饭碗。
这年头,就是让家里的姑娘去绣房学点正经的绣活,也得花钱打点关系,还得当一两年的学徒。
同样是花钱,把自家闺女送来这里学刺绣,至少还包饭吃呢。
“村长,你再给咱们说说书院的事呢。要是我把我家闺女送来识字,顺便再学刺绣,那谁负责教她呢?”有人提议。
宋远志笑容满面,和声细语地回答起了村民的疑问。
在一个月之前,林初渔就找好了书院的夫子。
除了专门教书的夫子之外,教学生们手艺活的师傅大多都是锦州城那边有名的木匠、石匠、瓦泥匠。
教算账的师父,曾是锦州城钱庄的账房先生。
教医术的师父,是村里一致认可,认为医术高超的凌霄子、赵春等几人。
连教姑娘们刺绣制衣的几位女师父都是从苏州最大的绣房出来的,精通各种巧妙的针线法。
这几位,如若不是林初渔费了心思,出面帮着说服,他们根本不可能来村里教人。
村民们听得津津有味。
这之后,甚至有不少人一回去,就将在田里干活的的娃打包好,准备随时送进书院里。
*
三日后。
伴随着一则“桃源书院”招学生的告示贴到了锦州城,及其附近的各个镇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