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1章电影就是宣传片(第三更,求订阅)
即便是地处偏远的东宁,这里的夜晚依然是热闹的。
繁荣的市区里,尽管天气炎热,但是街头上还是照例挤满了行人。
一声声悠扬的吆喝声中,不时的在街巷中响起,在小贩和摊主的叫卖声中,路人不时的驻足观看,或是买个小吃,或是看着小玩意。
在拥挤的人海里,人们总是会在这样的小食街里逛着,不时的搜寻着熟悉的家乡小食,并且会强烈的推荐给身边的朋友。
这一点王全福也不例外,每当看到有卖山东小吃的摊位,他都会招呼着阿悠与阿信一起来尝尝,看到她们脸上的笑容时,王全福也会心满意足的露出笑容。
有时候,他甚至会把阿信扛在肩膀上,让孩子高高的看着热闹的市场,宛如亲生父女。
对于经历了太多战火,见过太多死亡的王全福来说,他的心里只有一个朴素的愿望——终于有了属于自己的家!
其实,绝大多数人对于生活的要求并不高,无非就是一个家而已。
和很多人一样,李毅安也喜欢看电影,虽然这个时代的电影大都拍摄的很粗劣,但只要有时间他仍然会观看近期上映的电影。
虽然话声不大,但却生生的让王全福浑身的骨头都酥麻了,电影里演的什么,他已经不知道了,他就是紧紧的抓住女人的手。虽然纤巧的小手依然柔软,但是触感却有些粗糙,他就这样用那双粗糙的大手紧紧的握着她的手。
在相比于演员们的发音,李毅安看中的是他们表演的水平,尤其是电影的拍摄水平,才是南洋电影业的最强项。
“啊,我明白了!”
对于电影产业,李毅安有着他自己的规划,事实上,早在三年前,他就曾经授意电影从业者们把南洋的生活方式,以尽可能美好的方式展现在世人的面前。
……
这些德裔知名导演的到来,不仅为南洋培养了一批优秀的电影工作者,同时推动了南洋电影拍摄水平的提高,与此同时,还有一批来自沪城等地的电影从业者,他们或是为了躲避战火,或是受南洋电影市场的吸引。仅仅只是短短两三年时间,林林总总的电影公司纷纷在南洋成立,虽然这些电影公司良莠不齐,但却拍摄了大量的电影,使得南洋一跃成为了亚洲最大的电影产业基地。
在女人抬头的瞬间,他用力的吻了过去……
这一瞬间,李毅安悟了!
唯一让人遗憾的是,这个时代的电影演员口音很重,和三四十年代的老电影有点类似。没有办法现在的国语刚刚推行十几二十年还不标准,而且还没有标准发音。
官邸放映室内,电影画面投映在幕布上,尽管李毅安时而会因为电影中的情节笑出声来,但是看着电影时,他想的并不仅仅只是电影情节,而是更细致的观察电影。
“今天晚上阿信会和美信她们一起。”
“阿悠。”
“妈妈我们一起去看电影吧,我好久没有看过电影了。”
放映厅里一片漆黑,三人落坐后,阿悠并没有让女儿坐在石全福的身边,而是主动的坐在他身边。
在李毅安的要求下,那些来自德国的导演,干的还是他们在德国最擅长的事情——将电影艺术与其宣传相结合,通过电影传达南洋富庶的一面,让人们看到南洋的生活方式,时而心驰神往。南洋的电影本质上就是南洋的宣传机器。这些爱情电影本身就是宣传片。
在王全福的心脏要跳到嗓子眼里的时候,他的耳畔传来了阿悠的声音:
离开小食街后,看到不远处的电影院,王全福便指着说道。
不知道多少人,正因为看了南洋的电影,才会到这里追求更好的生活。
不过,这并没有什么问题,毕竟,南洋已经有了华语拼音和声母,韵母以及声调,未来这里的国语发音会越来越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