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星飞机采用的是翼根式布局,为了稳妥起见,我们也应该采用类似的布局。”
“那好吧,但是最终还是要看风洞试验的结果,毕竟翼根式发动机舱的布局有益于降低阻力,对发动机的推力要求更低。”
在他们回国后,南洋航空工业公司就展开了喷气式客机的研制工作。
作为公司首席空气动力专家的汉斯.沃克,也适时的表示了对他们的支持,作为容克公司的首席空气动力专家,他曾主持过包括容克斯-287喷气式轰炸机在内的多种喷气式轰炸机的研制,自然瞧不上英国的翼根式布局。
所以在对喷气式客机这件事,婆罗洲航空公司就显得非常上心,毕竟喷气式客机在速度上的优势是无法忽视的。
这一点与欧美航空公司都没有特别放在心上的态度是截然不同的,哪怕是他们都没有运营喷气式客机的经验。且还这么热乎的技术,是否安全可靠及运营成本到底如何,依然是个未知数。
当然,还有一个深层的原因——李毅安对喷气式客机的支持也决定了公司的发展方向。
“萨总工,我认为张工和王工说的很有道理,我们并不一定非要墨守成规,一味的遵循英国人的设计,而且从发动机维修保养的角度来说,翼根布局并不利于保养,我们的用户可是航空公司。”
“彗星”客机具有许多创新的设计,例如后掠式机翼、压力舱、大型方形窗户等,使得它能够在13000米的高空以740公里/小时的速度巡航,比当时的活塞式飞机快了一倍多。而且“彗星”客机还拥有优雅的外形和舒适的内部设施,给乘客带来了前所未有的飞行体验。
“客机必须要考虑到乘座的舒适性,虽然它的速度超过740公里,但是考虑到南洋特殊的地理位置,无论是飞往欧洲还是北美,距离都在12000公里左右,考虑到中间转场的时间,飞行时间差不多需要20个小时,在乘客需要在飞机上过夜的情况下,降低噪音就是我们必须考虑的问题。”
作为公司的首席空气动力专家,沃克想了想,走到图纸前,看着借鉴了图纸上的飞机,它的机体和机翼都借鉴了“慧星”的设计。
而为了推进项目进展,南洋航空工业公司还和德·哈维兰公司开展充分的合作,引进了包括新型起降架以及液压操纵系统等子项目技术,这两项技术也是德·哈维兰公司为了“彗星”客机专门研发的新技术。
但是婆罗洲航空公司需要的能够把飞行时间下降到24小时之内的飞机。
随后通过工程师们又在德·哈维兰公司的交流学习,很快团体中的德裔和华裔工程师就认为他们已经掌握了喷气式客机的关键技术要领,也就是后掠式机翼和发动机的选择,并认为在这两点上,“彗星”客机还有优化的空间。
一切都始于“彗星”。
波音公司研制喷气式客机启发于“彗星”,放在南洋也是如此。与波音公司在航空展览上才看到“彗星”客机的真机不同,早在去年,南洋航空工业公司就与德·哈维兰公司展开了合作。在今年7月27日,慧星客机进行第一次试飞时,南洋航空工业公司的工程师们就在现场观摩了试飞。
“我们可以通过进一步完善机体和机翼设计来降低它的阻力了!”
在一定程度上来说,南洋航空工业公司的喷气式客机项目是全世界唯二的喷气式客机项目,而这两款喷气式客机项目从一开始,就有着深度的合作,而南洋的研究在很大程度上都受益到英国。
也正是通过这样卓有成效的国际合作,才使得仅仅成立几年的南阳航空工业公司能够迅速成长起来。并且在过去的几年里推出了包括c95客机在内的多款飞机。
请收藏本站:https://www.25shuwu.com。手机版:https://m.25shuw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