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重要吗?
“米勒,我的朋友!”
“哦?是什么?”
莫斯科,克里姆林宫。
“如果他们成功的话,他们将会是全世界第一个把人造卫星送上太空的国家,势必将会赢得前所未有的荣誉。”
“更重要的是,这种火箭实际上就是弹道导弹,它甚至可以把原子弹发射到10000公里之外!”
移民国家,意味着这里会有大量来自异国的移民,他们对移民的了解,往往只是局限于他来自哪里,擅长什么,除此之外……一无所知。
一瞬间完全打开了他的思路,让他看到了一个全新的未来。
提到把人造卫星送上太空时,科罗廖夫的内心不禁有些激动,这不正是科学家的追求吗?
这同样也是他的梦想。不过过去他顶多也就是在心里想想而已,甚至都不敢表露出这方面的想法,毕竟经历过大清洗,而且在古拉格里受过种种磨难的他,是非常圆滑的。他非常清楚和什么样的人应该说些什么。
似乎没有什么重要的,可接下来,米勒的话,却让克劳森意识到,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情报。
米勒在街上对克劳森说:
“在离开哥尼斯堡的时候,我从没想到会有见面的一天。”
当他走过来的时候,克劳森忙从桌旁站起,向他伸出了大手。
在看到那份报告时,科罗廖夫内心的震惊是难以言表的,尽管情报的内容并不多,但是什么把人造卫星送上太空啦,什么射程上万公里的导弹啦,什么捆绑式火箭了。
“喏,这件事你怎么看?”
瞬间,克劳森便说道。
“这……这是真的吗?”
“原子弹使用需要由轰炸机携带,抵达目标上空之后才能投下核弹。但是轰炸机速度慢机动差,基本不可能突破对方的防空。相比于轰炸机,弹道导弹的速度是音速的几倍,相比于轰炸机,弹道导弹是不可能拦截的,所以导弹才是发射原子弹最佳的选择。”
慈父慢慢地从眼前推开装看文件的卷宗,缓慢地从桌前站起身,在办公室里踱步。不慌不忙地往烟斗里装着烟丝,然后划着火柴,点燃烟斗。
在所有人看来,这就像是两个德国老乡的重逢。普莱格尔正是哥尼斯堡的一条河,他们都是东普鲁士人,这一切简直不要太正常。
“确实。”
但是现在既然慈父已经提出了这方面的要求,那么他的工作就是要去实现慈父的命令。
“现在我有一个消息需要告诉你,这个消息非常重要。”
连续抽了几口烟斗,把剩下的烟丝抽完,然后慈父重新走到桌前,头向文件卷宗点了一下,问道:
“就这么定了,我们还有许多工作要做。”
而克劳森首先关心的是具体的情报,但因为是第一次接头,米勒并没有带过过具体的情报,但是在他提出需要袖珍照相机后,克劳森立即答应了他。
靠着这个身份,他来到了南洋,进入了一家机械公司。
……
他们坐了很久,不慌不忙地品味着啤酒,玩着侍者送来的牌。玩牌之间克劳森谈论最多的还是他们之间的过去。
终于,在长安小柏林一家名叫“普莱格尔”的小酒馆中,克劳森见到了他的下线。
抽了口烟,慈父握着烟斗说道。
而南洋就是这样的移民国家。
点了点头,慈父赞同道。
“现在您说说,我们可以进行这方面的研究吗?我是说研制类似的,可以把原子弹送到美国本土的弹道导弹,当然,如果有可能的话,我们也要把我们的人造卫星送上太空,在他们之前,等到那个时候,在我们发射了人类第一颗人造卫星之后,它必定将会向全世界证明,我们的优越性,当然,也将会向美国人证明一点……”
与出身卢比扬卡的克劳森不同的是,他的这个下线,早在战前就是他们的人,在战争期间,他以工程师的身份,参与德国的航空计划。直到去年,对方才主动与他们取得联系。
“确实如此,轰炸机的速度实在是太慢了,而且西方国家还有非常强大的空中防御力量,这使得我们很难把原子弹送到他们的家里,所以……科罗廖夫!”
慈父的要求就是命令,仅仅只是几天之后关于“对射程为5000至10000公里的液体火箭和1至10公吨弹头的研制要求”的N-3项目获得批准,由科罗廖夫的NII-88团队领导,其他研究机构配合。
别看相比于历史上,这个项目仅仅只是提前了十一个月,但是几份简单的仅仅只是概念上的情报,但是却也让科罗廖夫少走了很多弯路。当然也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俄国航天事业的发展,让其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
请收藏本站:https://www.25shuwu.com。手机版:https://m.25shuw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