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9章武怀玉当列几等?
廷议后,皇帝留武怀玉。
先例行为皇帝检查龙体,解毒的药服用的效果还不错,龙体正在恢复中。
皇帝有些兴奋的道,“今早,朕醒来时,发现又起来了,”
“这是好兆头,说明陛下龙体恢复的很好,不过还是要继续疗养,这点元气得继续培养。”
皇帝倒不是那种憋不住的人,
经历了这次事后,皇帝也深知不举的可怕,万一真折腾坏了,那对于一心想要成为与秦皇汉武并肩大帝的他来说,那是难以接受的打击,毕竟他才三十八。
“朕很羡慕你啊,”
“不过武士彟在本朝官至宰相,册赠司空,以尚官为准,则当入氏族志,可列第三等。”
他开始怀念岭南的自由了。
但那时的自己承受了多少的压力,甚至绝境之下,弑兄宰地囚父才夺取皇位,可他一继位,
皇帝的要求是刊正姓氏,
特别是这次皇帝差点吃天竺胡僧的红丸灵丹驾崩后,李世民不得不开始考虑一些以前从没去想的事情,
朝廷这些负责修氏族志的大臣,却依然还是要捧山东士族的臭脚,仍要尊五姓为氏族之首,
“叫高士廉来。”
如果是长孙顺德刘弘基唐俭这样贪的老贵族,李世民反而倒不怕了,
能带兵能打仗,灭过梁师都、灭过DTZ,平过北山奚,灭过岭南蛮。
“按陛下要求,武怀玉是代司空、太子太傅、开府仪同三司,又是实封、世封功臣,还是贞观元从,当列第一姓,仅排在皇族、后戚之后。”
武怀玉居然能编出这样的书,发出那些史论,这让他感觉深不可测,而武怀玉不只是个编书写史的,这十年他做的许多事立下的那些功劳,一桩桩一件件,都是实打实的。
大唐的官,取代过去郡姓。
“武怀玉当列几等?”皇帝又问。
可修来修去修了五年,氏族志都没修成,前后数稿,都让李世民很不满意。
“宗室为亲,功臣有勋,世封宗室功臣,也是恩亲赏勋,先前诸大臣皆不肯受世封刺史,朕只好改为世封别驾,
士族的强大,尤其是山东旧士族的强大,对皇族十分不利,李世民不能容忍他们凌驾于皇权之上,
看着面前的武怀玉,皇帝忍不住想到了二十八岁的自己,那年的他刚经历了一次绝境反击,
宫门喋血,绝地翻盘,
他带着八百卫士,夺到了江山社稷。
但武怀玉仍胜过绝大多数人了,
李世民这几年几乎天天都要读这书,翻来覆去的看,几乎每卷都读了好多遍,读的越多,收获越多,
他确实从这些历史中得到了很多经验教训,而武怀玉的史评,更是让他获益良多,
可读的多了,也让他越发有些看不透武怀玉。
武怀玉功高勋著,武怀玉忠心耿耿,武怀玉不贪不占,武怀玉有分寸知进退,可越是这样,皇帝越是不放心,
甚至武家在依法纳税之余,每年甚至还要进贡宫廷。
那年他二十八,
君威难测,所谓的帝王心术,就是要让臣子猜不透皇帝的心思。
二十八岁的武怀玉,跟二十八岁时的自己相比,李世民觉得自己还是胜上几分的,
以武怀玉的能力、资历、功勋,
谁能压的住武怀玉?
长孙无忌,还是李绩,又或是李道宗,侯君集?
武怀玉是很想要功臣分封的,哪怕是分封边远之地,但只要能建诸侯国,武怀玉都觉得非常值得,甚至认为长久来看,对夏族非常有利。
······
离开皇宫,
“不须论数世以前,止取今日官爵高下作等级。”李世民不得不把话说的尽量明白,要是按那老一套修,那皇帝用意何在?
高士廉想了想,“武士彟虽系太原元从,但寒门出身,还曾做过木材商人,若按过去传统,本无资格跻身氏族志高门之列。”
李世民这几年仔细的调查了武家的财源,以及这些钱的去处,发现武家的钱财是源源不断,
但花钱也厉害,
世封别驾,封赏太高。”
这本氏族志,已经修了五年了。
或许能做个守成之君,
想到这些,李世民不由的心烦意乱起来。
先前改的那個功臣世封别驾,都未必能够长久。
故此才有了修氏族志。
终南山上有多少树?
皇帝甚至知晓,武家在大唐海外,也已经有一些据点,如流求、吕宋,如朱崖如安南,
起因是当初魏征房玄龄程咬金张亮等宰相重臣们,都纷纷要去联姻五姓七家,甚至还要出高额的陪门财,
这在当时让李世民非常不满,
这世封别驾不临民、不统兵、不干政事,只不过是享州内三分之一税赋而已,不需取消。”
尚官,取代尚姓。
“皇族为首,外戚次之,三公、太子三师、开府仪同三司、尚书仆射为第三等,文武二品及知政事三品为第四等,各以品位高下叙之,凡九等,取身及昆弟子孙,余属不入。”
假如他真的驾崩了,或者在十年后大行,甚至是能再活二十年,可二十年后武怀玉也才四十八,
“如今诸王分封新策,功臣世封别驾也可以停罢了。”
“异姓有功可得爵,但不得裂土分封,功高者,也只能得世封别驾。”
这是要建立一个新的士族体系,而且是以皇族为尊,以新朝贵族为首。
甚至武家每年还会拿出大笔钱财,在各地捐钱修桥铺路、救治孤寡残疾。
还是武家的生熟药材,朝廷也是每年搏买很多,也是倒手就赚。还有武家近年带头搞起来的棉花种植和棉布纺织业,朝廷也是见机直接插了一脚,从武家这里转让到了棉布纺织的全新技术,
到如今,武家赚钱的那些产业,其实背后也都有了朝廷的影子,有官营有皇家的,都是搭车赚快钱。
李世民指着他送来的氏族志稿,
“山东士族世代衰微,全无冠盖,而靠以婚姻得财,不解人间何为重之?”皇帝直接发出了不满。
就算是长孙无忌侯君集柴绍这样的勋戚,李世民也不担心。
朝廷倒也确实是抢过,比如武家的白糖,朝廷早就每年直接要了不少份额,拿到手转手卖出就是轻松赚一大笔。
武怀玉编的这本书还没完成,目前只编了几十卷,周纪五卷,秦纪三卷,汉纪编了三十来卷,
武怀玉想了想,道,“汉高皇帝曰,非刘氏不得王,非有功不得侯,不如约,天下共击之。”
那个时候他们或许还健在,但也都老了,这些人都比武怀玉大个一二十岁,谁能压的住武怀玉?
至于承乾?
此外,武家在各地开设的社学,也大量补贴平民学生,其开设的技校,每年也是大量投钱补贴。
却是宰相吏部尚书高士廉带头,与韦挺、岑文本、令狐德棻等人一起奉旨修订的氏族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