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2章 砸场子(1 / 2)

第972章砸场子

长安,

平康坊,樊楼。

贞观十年的正月里格外的热闹,到处张灯结彩,平康坊尤其如此,每家彩门的酒楼都是宾客满座,

金发碧眼的波斯、拂林、法兰克、哥特等胡人,也是来自河中昭武九姓的粟特胡商,以及如今在长安早就司空常见的突厥人,还有来自南海的昆仑人,西域的大食人,海东诸国的东夷。

樊楼如今号称长安酒楼中能排前十,

外地来京者,有条件的肯定是要来见识一下的。

新年里,除了那四方蛮夷番使、胡商外,长安还有大量的地方入京朝集上计的官吏,以及来京参加科举的学生士子,以及如今越来越多的选人。

“公子所说的一系八色的葡萄酒,是我们家最好的也是最贵的葡萄酒,酒名就叫长安,”

“那是自然,”

当然,消费也是很贵的,樊楼各种酒三百余种,顶级名酒一饮万钱,斗酒三千钱的都不够入前十,

“葡萄酒不都是红的吗,你们家的居然有八种颜色?”

“公子好懂,我们樊楼酿造的葡萄酒,不论是选用的葡萄品种,还是酿造出来的色泽、香气、口感,那都是最顶级的。”

而他那个小道士出身的族侄武怀玉,祖上几代不是贩羊的就是卖豆腐的种地的,结果也是一等,还排的很前,仅在皇族、三后家、二王后的后面,”

这位赵公子的叔祖李守素,曾为秦王府十八学士之一,代理过天策府铠曹参军,但其最厉害的本事是善于谱牒学,人称肉谱。

这些公子皆出自五姓七宗,魏晋以来皆为郡姓,高高在上的门阀,不管怎么修谱序,反正他们家族总是高高在上的。

这里的最低消费都得一百八十八贯钱,

“一般是不卖的,若是公子真喜欢,那一个玻璃酒瓶算八千,公子可以留下收藏纪念。”

皇族为首,后戚次之,然后是三公、太子少师、一品、左右仆射,再文武二品、参预政事宰相们,”那位崔公子端起玻璃酒杯喝了一大口,有些不愤的道,“咱们山东士族这次可是被打压的厉害,

五姓七宗四十四家,排在最前面的,是博陵崔氏第二房的崔干,”

“这酒瓶我倒挺喜欢的,多少钱我买下。”

在十月到三月,小半年的时间,长安都会很热闹,各個酒楼等娱乐场所,也都是旺季,尤其是过年那一个月,那就跟抢钱一样,许多长安百姓家,都能靠出租房屋或是做点买卖赚上一笔。

不过这酒价格是真贵,一万钱一瓶,这一组八瓶就是八万钱,而且酒瓶不能带走的。

郑公子名叫郑崇嗣,他爷爷郑善果,北周开封公郑诚之子,隋朝时拜武德郡公,官至民部尚书,后归唐,官至太子左庶子,封荥阳郡公,检校大理寺卿,兼任民部尚书。

你们知道吗,那个以前贩卖木材的武士彟,他居然定为一等。

这些候补官员的队伍很庞大,文武贡士、两馆学生、国子监学生、三卫官、监门直长、亲事、帐内等,大率数人争一官。

差点就进中枢为宰相,可惜后来建成死于玄武门宫变,建成太子妃郑观音出自他们荥阳郑氏,因当初郑家支持建成,所以在贞观朝郑家在朝的郑善果、郑元璹族兄弟俩皆因此被贬,

贞观三年,郑善果病逝在江州刺史任上。

因受建成牵连,郑家这些年大不如前,郑善果几度贬谪,最后病逝江州刺史任上,而他父亲也受牵连,如今也仅为无锡县令。

这一瓶一升,顶多二十口,那么一口起码值五十钱,一口就是一石大米啊,算上瓶子那是一口值两石米。

“最好的酒先来两坛。”

这得买多少大米,或是值几头牛马?

不愧长安有名的销金窟啊。

“有份手抄稿,没带身上。”

“还有马周,他也是寒门出身,以前不过是个落魄书生,如今也以宰相国公之身份,排在第二等。”

“崔干列第三等,而且还是在第三等的末尾。”

刚落坐,

就有一位年轻妇人带着一群姑娘进来,一个个年轻漂亮,燕瘦肥环各有特色,看着好似大家千金,哪有半点风尘气,

“估计高相他们也不过是按以前郡姓重新疏理一遍而已吧。”

赵郡李氏出身的瘦高公子道,“朝廷这氏族志编了好几年了吧,不找我家叔祖主持,却让高士廉、岑文本他们负责,所用非人。”

“这是玻璃酒瓶,比琉璃瓶还要透彻珍贵,每一件都是大师制造的艺术品。”

“还是李兄有门路啊,樊楼西楼三层天字阁子都能上来。”

“什么,我家世代显宦,堂堂五姓七家里荥阳郑氏著姓房,居然名列榜尾?”

天字阁低消都要十八万钱一晚,这是高端局,所以在三楼陪宴的姑娘,也都是千挑万选出来的,不仅长相要好,关键还得是擅交际,

一瓶酒一万,一个瓶子还另收八千,

为首一位年轻公子哥对迎上来的伙计道,“把最好的姑娘,让我的朋友们点花牌。”

一群公子哥已经有点麻木了。

葡萄酒倒入同样晶莹剔透的高脚玻璃杯中,

这些人家里号称五姓七宗,全都是数百年的门阀世家,谁家不是大地主,不说个个家财万贯,但肯定也都是不缺钱的。

樊楼再如何销金窟,他们也是能够消费的起的,

“多谢郑兄,”

几位公子哥迫不急待的品尝起来,

葡萄酒他们都喝过,但一万八一瓶的他们还真没喝过。

上万的选人,

郑公子对那美妇人有些不满,“难道还怕我喝不起几瓶葡萄酒?”

可郑公子堂堂荥阳郑氏嫡系子弟,今年科举考试的应试贡生,怎么能让同是五姓子的其它各家公子小瞧?

“再来一组,这两组的玻璃瓶我也都要了,一会我给朋友们每人送两个留做纪念,正好我们八人,一人两个。”

“这次朝廷编的氏族志,是尚官,而不是按以前郡望来定门第高低,只按本朝官爵。

而这三石还得抛除很多人工等成本,

就算按其它方面来算,现如今一匹绢才值两百钱,一头耕牛才值五匹绢,一匹普通的代步马,也就两千钱左右。

“不,压在我们头上的,不是他们。”

楼下厅院门床马道,面各平民大众,楼上雅间阁子,高档消费。

“咱五姓七家,大多在四五等。”

只是有人心里还忍不住算了笔账,他们家虽说田多地广,可现在长安一斗米才卖五钱,一亩地就算能高产出两石米,那也顶多一百钱,事实上要出两石米那得起码收谷三石。

朝廷新制,凡选授之制,每岁孟冬,以三旬会其人。选人到吏部铨选,分长安、洛阳两地铨选,从十月一日赴省,到三月三十日铨毕,每年这些选人入两京铨选,那都要热闹几个月。

回廊间有陪宴女郎随时听侯召唤,俗称点花牌。

崔公子摇头。

“预约了三楼天字号阁子,”

“公子误会了,”妇人风情万种的笑道。

“啊?这怎么可能?论门第,谁能高过我们山东士族?关陇六姓还是江南、代北几大士族?”

最新小说: 还能不能让我毕业了 诡异世界,红警系统是什么鬼? 仙君他有种田系统(快穿) 陷落春日 我在斗罗卖罐子 修仙之我竟穿成了疯批反派的义父 京圈公子历练,全汉东疯了 综漫:战狂从咒回开始 末日进化升级中 荒岛就荒岛,反正无限重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