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此言一出,群情沸腾。
安笙坐在轿子里,暗暗点了下头。
大皇子到底什么样,她不知道,不过,太子这一招收拢人心的本事,可不是一般人能比的。
涉及皇权的事情,她不太懂,但是也不可能什么都不懂。
至少她知道一点,太子若为君,必是明君。
这就足够了,不是吗?
入朝为官,哪个不想跟随圣主,建立一番功业?
下市为民,哪个不想君明政清,让他们过上好日子?
太子此次南下淮安,收拢的,又何止是淮安臣民的心呢?
安笙敢打赌,这次回去,太子跟大皇子之间分庭抗礼的局面,怕是再难维持了。
就是不知道,大皇子此刻,是否意识了到这一点。
淮安的事情,很快就传回了邺京,惠帝接到太子的奏章,当场连道了三声好,直夸太子能干,连陆铮都跟着得了夸奖。
惠帝夸奖太子了,大皇子自然不高兴。
本来,这个差事应该是他的,结果先是被陆铮抢去,接着又被太子抢了去,这叫他如何能甘心?
早知如此,当初就不该听他外祖父的,不争这个差事。
结果怎么样?
好处全都让太子跟陆铮占去了,还有他什么事啊!
大皇子越想越生气,越生气就越埋怨汪德蒲。
可是,他却也不想想,当初淮安疫情告急的时候,汪德蒲主张让他前去平疫,他是怎么说的?
他就在汪德蒲的书房里,瞪着眼睛跟汪德蒲说:“外祖,我唤您一声外祖,可您怎么能将我往那种地方推呢!您这是要我的命啊!”
这话一出,当即就将汪德蒲气得血气一涌,险些背过气去。
大皇子却坚持不肯松口,无论汪德蒲如何晓以利害,仍旧不动心。
那可是瘟疫,动不动就绝户决村绝城的瘟疫,他若接了这个差事,有没有命回来,都说不准了,还要功劳做什么?
汪德蒲气得不行,但是也不能代替大皇子做决定,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太子带人南下去了。
其实汪德蒲早就替大皇子考虑好了,太子能请普云大师出山随行南下,难道大皇子就不行吗?
普云大师是出家人,得道高僧,受万民敬仰,但正因如此,他更加不会推辞这份请求。
不论去的是太子还是大皇子,普云大师都必然会应下这份邀请。
只要有普云大师在,淮安的疫情,早晚都能解决。
而事实也果真不出汪德蒲所料,普云大师确实研制出了治疗疫症的药方,这药方一出,淮安疫情,立时便解了。
汪德蒲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这么大的功劳,全都落在了太子头上。
这还不算完,太子这次淮安之行,将他埋在淮安的钉子,全都给拔了出来。
这才是让汪德蒲最为恼火的。
大皇子还仍旧盯在那些嘉奖上头不放松,真是目光短浅至极!
他们失去的,又何止是这一点口头上的嘉奖啊!
不说汪德蒲跟大皇子如何恼恨,如何互相埋怨,太子的赈灾队伍,终于快要回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