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5章改天换日
主意已定,约瑟夫立刻让埃芒将那些王太子专属随从全都召来。
不多时,看着面前站成两排的画家、雕刻师、药剂师、杂技师等随从,约瑟夫再次感叹,老娘让自己将他们带来突尼斯,简直是太英明了!
没有这些人,自己的方案实施起来还真有点儿困难——突尼斯就算能找到这样大师级的高手,保密方面也很成问题。
至于具体如何操作,他倒是没费什么脑子。前人早就有了成熟方案,直接照抄就是了。
他先是简单嘱咐了药剂师和口技师一番,又让警情处和那位法裔商人阿加东与他们配合,而后便转向了此次任务最重的专属雕刻师,布里吉特先生。
“还有十来天就是伊斯兰传统节日阿舒拉节了。”约瑟夫对雕刻师道,“我需要您在那之前帮我制作一件石雕作品。
“哦,考虑到运输耗时,您应该只有8天时间。”
禁卫军军官见状,厉声高呵:
哲米勒脑子非常灵活,猜到是有人用大炮帮忙,却站起身来高呼:
接着,第二声巨响传来……
他当即露出为难之色:“殿下,恕我直言,这么大的石雕……8天恐怕很难完成。”
好在突尼斯海军被欧洲人全灭了,倒是不用担心土著会驾船来海上抓他。
接着这支最强的土著军队便在伊沙克带来的军事顾问的指导下,成功击退了突尼斯城赶来清剿的禁卫军,又顺势攻破了突尼斯第二大城市苏萨,一时间声威大震。
听到“神罚”,突尼斯土著顿时士气大振,神都站在自己这边,还怕什么?当即嚎叫着,跟随哲米勒发起了猛烈的冲锋。
第二天天亮,哲米勒又带着手下将城镇中所有的禁卫军的家抄了一遍,当天就收获了3万里亚尔的巨款。
等到哲米勒耗尽体力,收起手中的弯刀,转头间才发现,几乎已经没有站着的禁卫军了。
“不需要太精致,面部稍微精雕细刻一下,其他部分只要能看出是个人就行。”
布里吉特先生耗费5天完成了这件巨大的作品,得到了4000里弗的奖金,同时也送了突尼斯禁卫军最后一程。
“您提前一天完成,可以得到1000里弗的奖励。提前两天,2000里弗。提前三天,4000里弗。以此类推,每早一天,奖励多加一倍。”
那字不是刻上去的,显得极为神奇。
哲米勒简直气不打一处来,又亲自率队冲了一次。而在几个人中枪之后,冲锋的队伍便立刻退缩回来。
甚至有渔夫当场从刚捞上来的鱼肚子里刨出了“神谕石”,惊讶得立刻在船上跪拜祈祷起来。
至于土著,大家现在都是“罗马后裔”,自然不会去为难同宗同源的法国弟兄。况且还得指望着法国弟兄提供爆金币的武器装备哪。
“即使这样,也不太可能……”
奥斯曼苏丹的特使赛义德赶到突尼斯时,看到的是遍地烽烟,大量突尼斯禁卫军被杀死、驱逐,甚至有一队逃难的禁卫军还差点儿把他给抢了。
“哦,对了,这个石人要雕成一只眼的,请您千万记得。”
不过,引起突尼斯土著们最终爆发的,却是阿舒拉节那天出现的惊天神谕。
他顿了一下,又试探着问道:“殿下,如果您能让我借一些工程兵,那么工期就会更有保证了。”
他深知这是突尼斯人首次尝试攻击禁卫军,全突尼斯的土著都在看着,必须尽快取得胜利,否则土著们刚提起来的士气很快就会消散。
约瑟夫又吩咐了一些细节要求,最后叮嘱道:
在了解到突尼斯的情况之后,他这个纯种的奥斯曼人根本不敢过多停留,用最快的速度逃回了船上。
众土著推举背后支持了所有义军的扎加诺斯老爷,也就是伊沙克为首领,哲米勒为将军,统领所有土著军,将突尼斯城围了起来。
于是,乌提卡城组织了大量的船和人手,用绳子绑在那石人上,将它从河里拖上了岸。
……
神谕说得果然没错,堕落的奥斯曼人必将被净化!
更重要的是,据说安达鲁西安的起义军仅三天工夫,就从禁卫军手中搜出五六万里亚尔!
若是再有其他禁卫军赶来增援,情况就更糟糕了。
“神罚!这是主降下的神罚!禁卫军完蛋了!”
布里吉特神色殷勤地欠身问道:
“殿下,不知您需要一件什么样的艺术品?”
阿舒拉节是经书中记载的主准许偷吃禁果的亚当和夏娃忏悔之日。嗯,没错,对于这两位人类先祖,伊斯兰教和基督教的记载内容是相同的。
船长感到非常疑惑,便命令船员潜入迈杰尔达河查看,结果发现那里有一个巨大的石头人!
当然,这船长是警情处事先就安排好的。
“你们这群卑贱的家伙,竟然敢反叛!你们和你们的家人都将会被吊死在城外!一个都别想跑掉!”
……
哲米勒率领着“复仇之剑”成员,以及法瓦兹部族的族人,一共近600大军,冲进安达鲁西安城镇——这座小城并没有什么像样的城防——很快便将200名禁卫军赶进了城中的清真寺里。
安达鲁西安大捷的消息迅速传遍整个突尼斯。土著们赫然发现,原来向来不可一世的禁卫军也并非不可战胜的。
那一天,足有上万人汇聚在乌提卡城庆祝节日,一艘赶来这里的巨型摆渡船的船桨在河中心敲到了什么东西。
不敢返回奥斯曼的赛义德踌躇许久,最终发现,只有设法完成任务才行。
其他方向也有多支土著义军赶来,零零碎碎凑出了2万来人。
而口技师就比较辛苦了,每天要辗转数地学狐狸叫,还得晚上才能开工,半个月下来累得足足瘦了六七磅。
而整个突尼斯此时再没发生一起袭击法国人的事件——禁卫军正在被土著们爆金币,哪儿还记得和英国人的勾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