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藏民吃晚饭的时间通常比较晚,在晚上八九点钟,那是因为藏区太阳落山的时间迟,晚上九点天才黑,第二天早上九点天才亮。
嘉绒藏族人没有这样的生活习惯,下午五点多钟,小客厅旁的厨房就飘出浓郁的牛羊肉香味,混杂着一阵阵酒香,令已持续多日没好好吃上一餐饭的我和洛桑,一边喝着红茶一边彼此望着吞口水。
洛桑的大姐格汝,端着一个大托盘从厨房过来,开始将做好的菜品摆上长桌,洛桑一见忙过去搭手,我也想跟着他,但被格汝拦住了。
格汝汉语讲得不好,和我交流不太顺畅,所以大多数时候只是冲我微笑,但她的笑容可真暖心呀,每次我都舍不得挪开目光。
格汝嘴里说着“不,不”,转身又为我的杯子里斟上红茶,示意不用我帮忙。
洛桑在一旁嘻嘻笑着对我说:“我大姐是心疼你,要让你多休息一下。这儿就交给我吧,等会开席你负责把东西吃光就好了。”
看看越摆越满的大桌子,虽然肚子一个劲咕咕叫,我也有点汗颜,只因这餐晚饭实在是太丰盛了,牛肉羊肉、叫不上名儿的灌肠、各类炒菜就吃不完了,他们还在火塘正中架起了一个木炭火锅。
到正式开席时,我明白了为何进门时阿兰额母要用红茶款待我。
饭桌上,欧桑端来了一大桶香气四溢的酥油茶,拿着铜勺往外舀。
酥油茶那奶白的颜色看得我眼儿都直了,过去只能在电视画面上见到的美食,我居然能在地道的嘉绒藏民家品尝到,这是何其难忘的经历啊!
不过撇开一大桌美味佳肴不说,就只是这酥油茶,恐怕多喝两杯我就能饱。
首先酥油制作起来就很复杂,得将牛奶倒入专用的木桶反复搅拌,或者用奶油分离器提炼出来色黄味香、营养价值极高的油脂。这种食物被视为是吉祥物,每逢农历正月十五,佛教寺院召开“祈愿法会”时,僧侣就会将酥油在冷水中糅合,除净杂质进行脱水,再配合以各种矿石颜料,制作出造型生动、工艺精湛的酥油花供奉给菩萨。喜庆的日子里,人们也会将少许酥油粘于门楣、酒碗、咂酒坛口沿,或者把它当成是馈赠佳品。
打酥油茶时,离不开糍粑和奶渣。糌粑是将青稞炒熟后用水磨、手磨成粉的熟食,如果是五香味的糌粑,原料除去青稞还有家燕麦、麻籽、黄豆、少量玉米等。这种糌粑色香味浓,面粉疏松,风味独特,营养价值也相当的高。
奶渣则是用牛奶制成的乳制品,色白,呈颗粒状,较硬,也很有营养。
阿兰额母亲自来为我在碗中放入五香糌粑和奶渣,再倒上酥油茶,奶渣的颗粒迅速变得疏松,致使奶香更加浓郁,我这喝的虽然不是酒,却是闻一闻也能感到醉了。
回想在折多山里经历的磨难,再看看眼前的场景,我怎么能不产生如梦似幻的虚无感?圣者有云,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可当把不如意的境况熬过去,接下来是否就会走入柳暗花明的局面?
吃饭时,洛桑家人都只高兴地谈些闲话,谁也不问洛桑的近况,以及他回家后的打算。
外公达甲也从五楼经房出来,坐到了外婆丽玥的身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