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诩现在审了半天,他总算是搞清楚了傅干与高氏的案情:
高三、高氏夫妇是傅干的租户,做些小生意,若非卖烧饼,贾诩都以为是武大郎和潘金莲的翻版。
傅干是个儒生,平常读完书,吃饱了没事干,也不排除对颇有姿色的高氏厚爱,喜欢辅导一下高氏文化课,郎才女貌,这导致街坊邻居风言风语。
某一日,高三突然身死,留下一个娇娇滴滴的寡妇,引人遐想。
高陵县李仵作当时也许是疏忽大意,也许是故意的,银针未经过处理,直接插入高三尸体,银针变黑,就认定高三毒杀身亡。
县令高原见有了仵作验尸报告,高氏却抵死不承认高三被毒杀。
县令高原便刑讯逼供高氏,高氏屈打成招,诬陷傅干勾引她有奸情,并怂恿她毒杀亲夫高三等等。
傅干从万年县返回高陵县家中,就被县衙抓捕入狱。
张既知晓后,动用人脉,说服前任左冯诩重审此案。
前任左冯诩便派郡仵作重新验尸,郡仵作证明高三并非中毒身死,估计死于疾病。
张既看着两个仵作的验尸结果居然相反,便四处排查,终于从李仵作徒弟的口中得知了当时违规检验尸体的情况。
这时代医学并不发达,郡仵作只是排除了高三毒杀身亡,却无法查明高三死于何种原因,或者说何种疾病。
双方各执一词,但也锁定了高三死亡期间。
事发前后三日,傅干一直在万年县,张既、杨阜等诸生可以作证。
这个案子从县里,闹到郡里,后来因为王允设计杀死董卓,西凉军又反攻长安,左冯诩一年内连换了三任,无人断案。
案子就一直压在县衙,县令高原说服郡丞董受,打算把这个案子草草结案,计划秋后问斩傅干。
张既一看情况不对,立即密报贾诩这个新上任的左冯诩。
这个案子其实很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