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又着重提到了一件事,那就是环保。
开工厂最需要注意的就是环境保护,不能因为短期的利益,而损坏青山绿水。
邵玉清说这一点我们县里十分重视,能进入园区的工厂,必须达到环保的相关要求。开发区能通过省里的审批,也说明我们的环保工作做得到位。
座谈会开了两个小时才结束。
工厂的老板们都舍不得李云海走,纷纷上前和他交谈,提出来要请李云海吃饭。
李云海摇了摇手,说道:“晚饭你们都不要请我了,我要回家吃!我可不能学大禹,过家门而不入。具体的验收标准,你们找蒋总对接,他会提供给你们。蒋总,你和大家留一下联系方式。我就不奉陪了,我要赶回家里去。”
蒋志军答应一声,说道:“李总,那我今天晚上就留在梅山县,明天再和你们一起回省城吧?”
李云海道:“你不用等我,我也不知道明天回不回省城。”
他对沈秀兰道:“沈总,我们走吧!你不是想到我家乡看看吗?”
沈秀兰心跳加速,嗯了一声。
其他人也没有多想,欢送他们离开。
苏红和沈秀兰跟着李云海前往石板村。
下午五点半,李云海他们到达家里。
张淑文看了看他们几个人,又朝后面张望:“孩子呢?没带回来?林芝也没有回来?”
李云海打开后备箱,把在省城买的东西提出来,说道:“妈,我们是到县里出差,顺便回来一趟。林芝带着两个孩子,脱不开身。”
张淑文道:“哎哟,你们回来做什么?我要看两个孙女!”
李云海笑道:“妈,你这就不讲道理了吧?不带孩子,我连回家的资格也没有了?那我们回城了啊!”
张淑文挥了挥手:“那你去省城,把孙女接回来,我想她们了。”
李云海道:“你要是想孙女了,那就到省城去看她们嘛!对了,妈,我还要在家里请两个保姆,你看看有没有谁家的女儿想找工作的?要年轻一点的,爱干净的,还得会做饭菜,会带孩子。”
“行,我帮你留意。”张淑文道,“你家里不是有两个保姆吗?”
“丁苗年底要结婚了。”
“这样啊,那容易找。老三媳妇的妹妹正好高中毕业,没考上大学,你看行不行?”
“张玉香的妹妹?我好像见过,长得很水灵,人品怎么样?”
“那没得说,比她姐姐懂事多了,嘴巴也甜,见人就喊,也会做家务。”
“行,那就请她好了,她叫什么名字?”
“张玉甜。”
“呵呵,张屠夫家的女儿,取名字很有趣,又是香,又是甜。”
“你要是同意,我晚上就去说一声,你们回城就带回去了。”
“好的,妈,你再帮忙找一个吧!家里多了个孩子,也要多个保姆才好。”
吃过晚饭后,张淑文去张屠夫家说了一声,张家自然愿意,张玉甜本人也同意,她还推荐了自己的一个高中同学,是邻村的,名叫刘巧。
张淑文说让张玉甜喊刘巧过来看一眼,要是可以的话就你俩了。
此事谈妥后,张淑文回到家里。
大家坐在一起看电视聊天。
张淑文又谈到生孙子的事:“云海,你们还年轻,赶紧的,再生一个啊!赚那么多的钱做什么用?这世界还得靠人来创造!你们抓紧时间,再生个孙子!听到了吗?我要抱孙子!”
李云海头皮发麻,每次回家,必定会听一个多小时的抱孙子的紧箍咒。
这也是林芝每次回乡下最难受的地方。
一次两次还好,次次如此,林芝的脾气再好,也会闹意见。
今天回梅山,林芝也并非不能回来,但下意识的心生抗拒,就是因为没能给李家生个儿子。
等沈秀兰和苏红上楼休息后,李云海拉着母亲到里屋,说道:“妈,我犯了错误,请求你的原谅。”
张淑文惊讶的道:“你犯什么错误了?政策又变了?不能做生意了?那你就别做了,回家来,农村现在生活也好了,在家里也能养活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