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早早地放弃了读书考取功名,进入刑部,私下里想方设法获取了金氏的消息,书信往来。
金氏虽有相府与尚书府的关照,但是仍旧苦不堪言,书信里满是牢骚。
金二也告诉他,当初金氏发配,原本可以不用去边塞,是麒王府下达的命令,将她贬去那不毛之地。
他一直都是处在这样的矛盾之中,不知道,究竟谁说的才是真的,自己究竟应当听谁的话。
眼睛与耳朵,亲眼所见与冷清琅金二等人的挑唆,一直在较量。
今天,冷清琅用这样决绝的手段,终结了这个矛盾。
墓碑上,鲜血淋漓的血字,刺痛了他的双目。
他知道,冷清琅的死,肯定与冷清欢有关。那日他亲眼见到冷清欢走向这里,与冷清琅起了争执。
他不想被冷清欢发现自己的行踪,悄悄逃了。
今儿,冷清琅就死了。
冷清欢一定是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今日,她满城红妆,敲锣打鼓,风光大嫁,此时,她洞房花烛,春风得意,还要承受世人的敬仰。
冷清琅就冷冰冰地躺在这里,遭人嫌弃,辱骂。
而相府,为了迎合麒王府,竟然隐瞒了死讯,一家人欢天喜地地送嫁,早就已经将这位正儿八经的二小姐忘到了脑后。
喧嚣与凄冷形成鲜明的对比,充满了讽刺。
家破人亡,血债血偿。
麒王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