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清欢进宫替皇帝诊病,那是不可能的。纯粹就是皓王的一个圈套。
只要清欢在大牢里,没有皇帝老爷子的命令,谁也不能动她。
可若是进宫,吉凶难测。
皓王绝对不可能让清欢替皇上诊病,即便同意,其中肯定也大有文章。
皇帝老爷子若是有什么三长两短,清欢绝对难逃干系。为了稳妥起见,冷相一口回绝了此事。
而对于朝政,他肯定要想方设法地阻止皓王独揽大权。
老爷子刚病倒,皓王的人就亟不可待地立即提出由皓王暂代朝政,摆明就是说老爷子一时半会儿好不了了。看得出来,皓王唯恐节外生枝,很是着急。
可是清欢对于皓王身世的猜疑,没有证据,自己即便提出来,文武百官有谁能信?
甚至于,冷相都找不到一个反驳的理由。
冷相只能据理力争。在皇帝老爷子下旨之前,不能以排行资质一概而论,理应皓王,睿王二位皇子共同执掌朝政。有分歧之处,再由大臣们共同协商议定。
他还着重强调:皇上一向龙体康健,并无旧疾,相信不日即可醒来。
睿王不懂冷相的良苦用心,对于冷相的提议,竟然还诚惶诚恐地表示谦让,说自己不是那块料,想在这场激烈的夺嫡之争里明哲保身。
双方各自据理力争,从天不亮一直争执到将近正午,正不可开交之时,皓王夺宮的消息已经在上京城不胫而走。
百姓们闻之色变,背地里窃窃私语,自然而然也就传到了各个府上。
这可是要命的大事,谁都知道,朝堂之上站队的重要性,攸关全家性命。所以各个府上托门子剜窗户,各行各道,将消息传递进了宫里。
朝堂众人最初还各自心怀鬼胎,审时度势,后来也不知道是谁混在人堆里嚷了一嗓子,立即就沸腾了。
这令皓王有点措手不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