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笔和铅笔都是笔,但用写毛笔字的手法写铅笔字,是十分困难的。??得有人教,然后再由这些先生教给学生。??所以,你们得好生练习铅笔字了。??别到时候去了地方上出丑。??十几个学生:??将桌上的古琴抱在了怀里,站得笔直。??等莫少珩指导完一群学生练字后,走出楼。??外面,已经被朝廷准备推行的义务教育法掀翻了天。??什么?朝廷准备让我北凉的孩子全全部免费读书???他们第一反应就是,什么人在传谣。??听说先从我们凉京试行,然后在各地推广。??也就是说,我凉京的小孩都要读书了???假的吧。??不可置信。??他们还在感叹,莫少珩的小货郎都有书读了,特别是一些百姓有时候喜欢逗这些小货郎,让这些小货郎写几个字给他们看看之类。??结果,这些小货郎还真能有模有样的写出来。??当时的震惊,现在都记忆尤新。??可是现在,他们的小孩也可以,而且还是免费读书???也有人将规则解释得很清楚,还是需要父母给买纸笔课本的。??但纸笔课本,他们买得起了啊。??再一想。??读书人,哪怕寒门的读书人,都是可以通过科举入仕的啊。??咕噜。??就像在他们面前打开了一扇透着光的门。??哗然之声如风吹过凉京的每一个角落,风过而留痕。??第63章黑板,粉笔(一更)??凉京,义务教育法将百姓的热情推到了最高。??他们亲眼看到了小货郎的改变,小货郎彬彬有礼,哪里像他们自己家的野孩子啊。??再加上,读书人受人尊敬。??心里,莫名的有些期待。??当然,现在也仅仅是传闻,也不知道是真是假,甚至因为太过离奇,依旧无法置信。??直到,官府的告示贴了出来,让适龄的孩子开始报名。??一时间,整个凉京都轰动了起来。??那种高涨的气氛是无法想象的,如同能掀起房顶的瓦。??竟然是真的,我的天,我北凉的适龄小孩竟然真的都要开始读书了。??告示上可是说了,义务教务,务必要落实到家家户户,让我北凉下一代争做有文化的人。??三街战报上也响应了,说什么文能安邦,文能治国兴天下。??还说,读书是每一个北凉人的权力和义务,哪怕是父母也无权剥夺孩子读书的机会。??这是其他诸国都没有的事情,说是要提升我北凉百姓的幸福感。??什么权力和义务,幸福感,词儿有些新鲜,但也不是听不懂。??此时,消息也传到了准备郡试的学子那里:??特别是对于寒门学子,这何尝不是天大的事情。??当先生是十分体面的事情,怎么也比平时做苦力活贴补家计要好。??再说,一边当先生,还能一边读书学习,不再像以前那样,忙起来连看书的时间都没有。??而且,哪怕最终无法入仕,也是一门稳当的又能兼顾爱好的生计。??朝廷先是科举,后是义务教育,惠及的人十分的多,竟让人看到了一点文教大兴的征兆。??三街战报上,还有一条消息。??乌衣巷开了一家书包店。??听说和读书人用的书箱一样,都是用来装笔墨纸砚的。??不过,听说价格要便宜很多,也方便使用,还能纠正小孩弯腰驼背的坏习惯什么的。??当然,这条广告也只有一部分人关注了起来,基本都是家中有适龄小孩的普通家庭。??对于普通家庭来说,自然是能省一个铜子是一个。??书包是什么???其实不少人也知道,赵景澄等学生一天背着漂亮的小书包,招摇过市,十分的引人瞩目。??这群贵族少年的言行,自然会引起百姓的好奇,会旁敲侧击的进行打听和询问。??当然,书包店的款式和赵景澄他们的又不同,多是以麻布制作而成,毕竟是面向义务教育的家庭。??虽然是麻布书包,但款式却十分漂亮,跟大人腰间的佩剑一样,甚至能称得上是小孩的实用的装饰品。??莫少珩还真是会做生意,看着点机会就见缝插针一样。??可不是,听说有不少人已经闻讯去给家里的孩子看书包了,这要是所有小孩都上义务教育,到时候还未必买得到书包。??讨论着这个,不免又要说到莫少珩欠了一大笔钱的事情。??因为莫少珩大规模的找泥瓦匠在郊外大兴土木,自然引起了百姓的注意。??也不知道什么时候,赵棣和莫少珩向朝廷借了巨款的事情,也传开了。??那笔钱,对于百姓来说,可是天文数字。??按理说,世子应该赚了不少钱才对,但怎么感觉??看看,乌衣巷的生意多火爆啊,又是各种工坊什么的。??结果不仅没赚,还欠了一屁股的债。??你说,他这到底是赚钱还是没赚钱???说不清。??其实,莫少珩现在的状态,有些像建国初期的企业家,多少都欠着国家的钱,最后才能做大做强,甚至进入世界前500强企业,不然单凭个人,太难了。??当然,作为单个的个人,这种超前消费是十分不可取的,在现代,因为超前消费引起了十分多的悲剧,毁了无数的家庭,让不知道多少原本能平平淡淡度过一生的人,从此走上了另外一条不归路,痛不欲生。??百姓或许也就谈论一番莫少珩的情况,小货郎就不一样了。??脚儿都跑得快些了。??我们世子欠太多钱了,我们得多卖一点东西,让世子早日还清债务。??一群小货郎,乖巧得很,就是担心的东西,奇奇怪怪的。??看在百姓眼中,这群小货郎简直太懂事了,不愧是跟着先生读过书的,不像自家那些没心没肺的讨债鬼。??百姓逗这些小货郎,更加的频繁了。??时不时都能看到小货郎被百姓拉着,有些羞涩地,摇头晃脑地读上一段,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在莫少珩修建工厂的时候,凉京城内也开始在各大街头设置了义务教育的报名点。??义务教育法,是朝廷推行的新法,朝廷自然会负责相关事宜。??带着孩子前来询问报名的,还挺多。??负责的官吏也说得十分清楚,除了纸笔,还需要自行购买课本,课本一共两本,一本是启蒙的《千字文》。??《千字文》是古时启蒙最好的书籍,由千个不同的字组成,而且每一句都十分押韵,朗朗上口,还带有教育意义。??哪怕在莫少珩看来,这都是一本神书,能将一千个不同的字按韵脚组合在一起,还能每一句都是一个故事,没有天纵之才,根本编写不出来这样的书。??只可惜,这等奇书,在现代却被埋没了,悲哉。??另外一本,就是《论语》。??读书,哪里能不读圣人言的。??以此两本,让适龄孩子习字启蒙,自然是足够的。??至于算术,需要在下学期购买课本。??不然堆在一起同时购买,对百姓还是有压力的。??城中,热火朝天的报名,与此同时,赵景澄等学生拿着本子和笔,去了东市和西市。??他们是帮莫少珩做市场调查,主要是询问东唐和外域的商人。??东唐的纸张,书籍价格几何???你们有意向购买我北凉的纸张书籍还有铅笔吗???类似这样的问题。??毕竟先前东唐和外域商人虽然抢购纸张等,但需求如何,莫少珩并不能肯定。??他得确定,除了内需,外需有多少。??一开始,被问的商人还有点担心。??他们知道这群在凉京十分奇特的贵族少年,被称为记者。??被询问的话,很可能是要上那个什么报纸的。??上报好吗???有些人巴不得上报,但??也因为这些小记者的揭露,让不少人吃了牢饭,所以这群小记者是又让人喜欢又让人胆颤心惊。??结果,不是作为记者来挖新闻的,而是来做什么市场调查。??好像问的问题,也的确正常。??莫少珩回来的时候,就得到了这群学生递交回来的市场调查卷。??这个市场调查卷太有意思了,有些事情竟然和我们想象的不同。??莫少珩也是一笑,很多事情,其实都是靠个人臆想,也就是,我觉得,我以为??认为自个的想法即所有人的想法。??但事实,可能会出人意料。??而市场调查卷,就能很好解决这个问题,弄清楚真实的情况和臆想的差距。??莫少珩说道,你们以后也可以善用这个方法。??一群学生赶紧在本子上将这个方法记上了。??也导致了以后,凉京城中,经常有人上百姓家敲门,来搞什么民意调查,针对的都是时事要事,让人新奇得不得了,也用这调查卷封住了不知道多少自以为是之人的嘴。??莫少珩看着调查卷。??果然,东唐的纸张书籍,也是昂贵的,东唐的人或许买得起,但也是相当大的一笔支出。??若是商人从北凉进货,其中差价也能让他们赚不少。??甚至连路途遥远的外域商人都有意大量购买纸张,可见其中的利润。??别看小小的几张纸,却让莫少珩将行情知道了个七七八八。??一群学生一开始还不知道为什么要去调查这些问题,现在一看,他们也看到了这个市场调查卷的厉害之处。??莫少珩想了想,又去逛了逛城中各个报名点。??又用一些时间去了解了一下其他诸国的纸张的价格。??然后,接下来的大朝会,莫少珩再次站了出来。??群臣:??他们也摸清楚莫少珩的性子了,上朝的时候,你要是不提莫少珩的名字,他能直接站到下朝。??但,莫少珩要是主动站出来,必是有什么事情要发生了。??莫少珩拱手,禀圣人,臣近日在城中游走时,发现凉京适龄孩子报名的虽多,但依旧有一部分百姓并未替自己的适龄孩子报名。??这事情,的确是莫少珩在闲逛的时候发现的。??本来,各家都有各家的事情,义务教育的推行,完成率也不可能直接就达到100%,无论在哪个时代都困难。??莫少珩本也是不想管的。??买纸笔课本,虽然便宜了,但对普通百姓而已,也不能说是一笔微不足道的开销。??有的父母就是不愿意为孩子付这一个钱,他们觉得将自己孩子留在家里干活多划算啊,什么冤枉钱都不用花,活也帮着干了。??对于这样生而不愿意教养,不愿意为孩子付出哪怕一点基础教育费用的父母,以莫少珩的性子,恐怕会劝他们,养不起就别生,孩子生下来不是为了满足父母的私欲的。??对于父母将自己的压力转移到孩子身上这种做法,莫少珩是有些不耻的。??但毕竟是别人家的事,他手也不可能伸那么长。??但,近日在街上,他看到了很多已经报了名的孩子,快快乐乐的背上了父母给他们买的小书包。??以及一群用羡慕地眼神,看着这一幕的其他孩子。??他们甚至都不敢看太久,因为他们还得回家帮父母做事情。??那羡慕的眼神,莫少珩见着的时候,实在难以从脑子中抹去,所以才有了现在这一幕。??莫少珩说道,百姓似乎并没有完全看懂义务教育法的条例。??即便是父母,也不能剥夺孩子上学受教育的权力。??这是我朝赋予北凉每一个人的基本权力,不应也不该被任何人侵害。??所以,臣恳请陛下,派凉京衙门的小吏,挨家挨户去还没有报名的百姓家,提醒和督促这些为人父母者,让他们送孩子上学,履行作为父母的职责。??若依旧还有不尊法者。??莫少珩抬头,法不严则无以服众,臣请圣人治他们生而不教之罪。??枉为人父母??金殿之上,落针可闻。??当初立下义务教育法,众人是充满了理想主义和浪漫主义的,觉得北凉的孩子全都上学多美好啊。??所以才同意了莫少珩那句,义务教育是每个北凉人的权力,任何人包括父母都不能剥夺属于北凉人的基本权。??但他们心里也清楚,不可能完全达到的。??但现在??莫少珩要用此法治人的罪。??人家自家的孩子,不让上学,还有罪了?这时脑子清醒了一点,倒是觉得那条浪漫主义的法条,似乎的确有一些问题了。??但它现在的确是北凉律啊,除非废除,不然没人反驳得了莫少珩,反驳莫少珩,就是在反驳北凉律。??义务教育法都还没有开始实施,就废法条?他们自己打自己的脸?让天下人都看看他们脸能肿成什么样。??众人一时间面面相觑。??咳。有人站了出来,世子,话虽如此,但百姓也有百姓的苦衷,也许别人真就没钱买学习用具呢?也不能也不能??莫少珩头都不抬,管我何事,律法如此。??气得一群人,脑门青筋都冒了出来。??哪有哪有如此罔顾事实的。??当初立法的时候,你可不是这么说的。??莫少珩道,养不起就少生点,生了就要负责,孩子无辜。??气得一群人嘴角直抽。??这个莫少珩,无理取闹起来,好想让人打他一顿。??亏得现在是在金殿上,不然真有人得动手。??莫少珩也是一叹,百姓舍不得给孩子花教育的钱,这是其中一部分父母,但也的确有些家庭,心有余而力不足,这是事实。??莫少珩说道,臣有一法,可解此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