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的商讨结束后,朱雄英站在研究所的新实验田边,望着丰收的稻穗。
他喃喃自语:“我们的改革,不仅仅是为崇祯年间的一次尝试,更是一次全新的开始。”
几天后,朱雄英坐在书房中,手捧着“明崇奖”
的细则文件,目光坚定不移。
他从来不惧怕这些繁琐的事务,相反,他将其视为推动改革进程的重要一环。
经过几天的努力,他终于挑选出一组忠诚且富有远见的官员,成立了评选委员会。
他郑重地嘱托他们:“务必坚持公平公正的原则,不能让任何暗箱操作玷污了这一奖项的初衷。”
与此同时,研究所内各个角落的灯光彻夜不熄。
学者们在夜深人静时仍在忙碌不已,他们渴望用最新的技术为大明带来新的面貌。
朱雄英走在各个研究分所之间,和学者们面对面地交流。
他知道,倾听是了解他们需求的最佳方式。
一个阳光明媚的上午,朱雄英特别留意到一位年轻的学者,林启明。
一见如故,林启明向朱雄英详细介绍了一种可以提高稻米产量的新技术。
朱雄英感到振奋:“林启明,你的想法相当创新,咱们大明需要这样的人才。”
林启明腼腆一笑,谦逊地说:“殿下厚爱,我会继续努力,为大明的百姓做更多实事。”
不久,两人便成了最佳拍档。
在复杂的实验和数据中,他们默契十足,为推进改革事业而紧密合作。
期间,他们也常常促膝而谈,交换彼此对未来的许多想法和愿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