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本网 > 玄幻奇幻 > 明朝败家子 > 第1288章 礼崩乐坏

第1288章 礼崩乐坏(1 / 1)

??毛纪至行在。

??他的出现,引发了一场轰动。

??因为附近的许多士绅和读书人都来了。

??足足有数百人之多。

??这些人,几乎是昌平县里真正的‘百姓’,他们左右着昌平县一切息息相关的产业,甚至可以影响到县令的决策。

??得知陛下设宴,这让他们顿时面上有光。

??显然,这对于他们而言,是一场盛会。

??人们在行在之外,翘首以盼。

??都候着毛纪先生。

??而毛纪下了马车时,他抬头,看着这乌压压的人。

??有朝廷命官,有士绅,有纶巾儒杉的读书人。

??他面带微笑,顿时,引发了热烈的回应。

??“毛纪先生,有礼了。”

??“毛公,请。”

??毛纪在杨平的指引之下,徐徐的踱步,到了行在之外,早有宦官等候。

??宦官道;“陛下有口谕,请百官与诸位地方士绅入席。”

??于是,众人鱼贯而入。

??整个后衙,已重修的修饰,许多宅邸,都已经直接打通。

??弘治皇帝高高在上的坐着。

??可这数百人一下子涌入,还是让这里显得憋屈,既是宴会,却没有桌案,大家只好席地而坐,乌压压的全是人。

??不是请吃饭吗?

??酒呢,菜呢?

??桌子都没有?

??这吃个啥?

??大家你看看我,我看看你。

??弘治皇帝身前有一方案牍。

??他微笑,四顾左右,身边,方继藩和萧敬垂立,笑吟吟的看着所有进来的人。

??方继藩还是有点摸不透陛下的心思。

??不过这不要紧。

??他乐见于接下来发生的任何结果。

??弘治皇帝目光,落在了毛纪身上。

??他对毛纪是有印象的。

??当初毛纪在翰林院,曾有过伴驾的经历。

??弘治皇帝却很快,目光落在了其他的士绅身上。

??他看到了一个熟悉的人。

??赵毅!

??赵毅显然也察觉出了什么。

??他进来时笑呵呵的,能蒙皇帝赐宴,这足以让自己吹嘘一辈子啊。

??赵毅满面红光,可抬头,见了一眼弘治皇帝,有点眼熟。

??当然,他不敢往深里去想。

??只是觉得眼熟而已。

??因为弘治皇帝已换了正式的冕服,虽觉得眼熟,但是赵毅绝不会去将眼前这个至尊天子,和那个路过的读书人联系起来。

??说实话,他心里有些紧张。

??很快就垂下头。

??跟着所有人一起,行了大礼。

??“平身吧,不必多礼。”弘治皇帝淡淡道:“朕是慕名来昌平,早就听说过,昌平文风鼎盛,蔚为壮观哪,今日召诸卿来此,便是想见识一二。”

??下头鸦雀无声。

??弘治皇帝笑道:“大家不必拘谨,来,给大家传菜吧。”

??萧敬会意,朝宦官使了个眼色。

??片刻之后,在所有人的期待之中,无数的宦官鱼贯而入,他们取了食盒,从食盒里,取出一个个窝窝头来,开始分发。

??窝窝……

??一个个人,手里捏着这么个玩意。

??懵了。

??而且……这并非是寻常的窝窝。

??事实上,窝窝头在北方,乃是常见的食物,虽是寻常百姓食用,可大富人家们,偶尔也会食用,譬如唐朝时的名士刘宽夫就曾在《日下七事诗》,末章中说及“爱窝窝”,小注云,“窝窝以糯米粉为之,状如元宵粉荔,中有糖馅,蒸熟外糁自粉,上作一凹,故名窝窝。

??当然,现在大家手里的窝窝,可没有刘宽夫所注解的窝窝那般,长的像宵粉荔,里头,也不会拿糖来做馅,糖是很贵的,至于外头,更不会掺上白面。

??这就是个穷苦人家用杂粮造的窝窝头,用的是没有完全脱壳的麦子,没有馅,当然,更不会放糖。

??看着……很糟心哪。

??弘治皇帝已取了几个,手里捏着,放入了口里,咀嚼。

??味道很糟糕。

??甚至有一股子糟糠的怪味。

??弘治皇帝细嚼慢咽之后,吞咽入肚,继续吃。

??方继藩手里也发了一个,一脸无语的看着这窝窝。

??其他人,也好不到哪里去。

??有人轻轻尝了一口,就会要呕吐出来。

??只有弘治皇帝,似乎吃的很开心,很快,一个窝窝便消灭了个干净。

??大家都听说,陛下吝啬,今日一见……

??毛纪微笑着,捏着这窝窝,竟也吃了起来。

??“诸卿,今日朕在此设宴款待你们,你们不必客气,好吃好喝。”

??“陛下赐食,犹如甘露,臣等谢过陛下。”

??毛纪这般回答。

??其他人一个个傻眼,绝大多数人,还捧着这么个玩意,没有做声。

??弘治皇帝抬头:“吃啊,多吃几个,一定要吃饱喝足才好。”

??方继藩站在一旁,心里想,莫非……这就是传说中的断头饭?

??“陛下……”毛纪又开口了。

??他显得有些‘大胆’。

??弘治皇帝微笑,目光看向毛纪,似乎来了兴趣,手里捏着啃了一半的窝头,道:“可是毛爱卿。”

??“正是,臣自致士以来,寓居大杨山,今日蒙陛下厚爱,召唤臣来此,臣见陛下龙体康健,心中甚喜。”

??弘治皇帝叹道:“毛卿家啊毛卿家,当初,你何故要挂冠而去呢,怎么,可是有是难言之隐?”

??“这是臣的志向。”毛纪微笑,行礼如仪,很有几分大家风范:“陛下勿怪。”

??弘治皇帝点头:“人各有志,朕岂会怪你。”

??弘治皇帝遇事,总能做到隐忍不发,今日,也是如此。

??他道:“朕现在,又闻你的大名,人们都说,你在此传道,影响极大,所以,朕来看看,今日召你和本地的乡老来此,也想听一听,你们对朝政有什么看法。”

??毛纪道:“不敢。”

??弘治皇帝啃了一口窝头,手特意搁在嘴边,免得那杂粮的碎屑的跌下来。

??“没什么敢与不敢,既然在大杨山,敢说,到了朕面前,怎么就不敢了呢?”

??“陛下想听什么。”

??“卿家有什么话,都可以直言无妨。”

??百官和士绅都看着毛纪,目中炙热。

??毛纪先生,当真很有大家风范,他与陛下奏对,行礼如仪,彬彬有礼,却又不失风采,这是读书人的典范哪。

??毛纪笑了:“臣想起了一个典故,汉高祖皇帝从沛县起事后,对于儒生,更是动辄骂人,不是称呼别人为‘竖儒’、‘齐虏’,就是自称‘尔公’,非常的没礼貌。

??方继藩听到尔公二字,扑哧一笑。

??尔就是你的意思,而公字在这个语境之下,是长辈的意思。

??因而,这‘尔公’若是通俗一些来说的话,就是说,我是你爸爸,或者你爸爸我。

??弘治皇帝咳嗽一声。

??方继藩忙是捂嘴。

??毛纪看都没有看方继藩一眼,却是依旧平静的道:“甚至有儒生拜访他,汉高祖皇帝,竟取了儒生的帽子,对其帽子进行便溺。陛下,可听说过这样的典故吗?”

??弘治皇帝毫不犹豫道:“这典故,出自史记《高祖本纪》。”

??毛纪微笑:“这就是了,汉高祖如此欺凌士人,实是不妥当。历来贤明的君主,都会礼贤下士,就比如陛下赐宴群臣诸乡老,虽不必赐其山珍海味、美味佳肴,可却赐此等吃食,臣以为不妥。”

??弘治皇帝当然听出了毛纪的话外之音。

??毛纪是将自己和汉高祖在儒生帽子上撒尿的行为相比了。

??不过弘治皇帝没有动气。

??自自己登基以来,一向广开言路,臣子们劝谏自己时,言辞激烈乃是稀松平常。

??他微笑,看着众臣。

??果然,这百官之中,有不少人暗暗点头,许多的乡老,也纷纷轻声称是。

??毛纪说出了他们的心声。

??他们是来赴宴的,不是来此受这样的侮辱的。

??弘治皇帝叹了口气道:“朕常常听读书人们说仁义和爱民,因而,朕就在想,这吃食,乃是百姓最寻常的果腹之物,今日朕与诸卿在此,吃一吃这百姓平日所吃之物,自然也有与百姓同甘共苦之意,毛卿家,却认为,这是朕在侮辱士大夫吗?”

??百官和乡老们一愣。

??低头看着手里的窝窝。

??读过书的人,就是不一样啊。

??其实并非只是在座的诸位读过书,皇帝,也是读过书的。

??众人忙道:“陛下有此初心,臣等敬服。”

??于是,有人艰难的拿起窝头,很勉强的塞进嘴里。

??毛纪却是不为所动,他道:“陛下有此深意,确实令人佩服。可是……臣却不以为然。”

??弘治皇帝看着毛纪:“噢?”

??毛纪淡淡道:“圣人崇‘礼’,那么,何为礼呢?君君臣臣为礼,父父子子为礼,夫夫妇妇也为礼,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这都是礼。因为礼,而衍生出来了上下尊卑,陛下是君,是父,是夫,不应该吃这样的糟糠之食,而臣等,为陛下之宾客,是国家的栋梁,是陛下治理天下的士大夫,也不该吃这样的糟糠之物,否则,礼法何在?陛下不但要爱惜自己,也要善待士人,使士人们,为陛下所用,安定国家,方可使社稷无忧。倘若有一日,连士人们都吃这些糟糠,便连士人,也都要受委屈了,那么,这圣人所定的礼法,也就荡然无存了,礼崩乐坏,便是从这些行为开始的。”

??…………

??第二章。

最新小说: 炼气家族,我有一个造化空间 借种 搜神记 今天也请杀掉我【R18G】 姜赞容她受苦又受难(NPH) 综漫:医忍也要上贼船! 如婼春风渡行舟 指间沙 宠嫁苏瑜宣祈 我的酒店通阴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