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打火人这三个字,在木楞心中的分量很重,在李真金父亲心中的分量更重。
其实木楞看到真金和环饼的时候,第一眼就想起了当年的他和李牢心,李牢心就是打火队的老首领。
少年时期的木楞总是想环饼一样跟在李牢心的屁股后面,李牢心比木楞年长几岁,他们两个是偷东西的时候认识的。
苦井坊的旁边还有个苦水坊,这里已经是比较偏僻的所在了,汴河的水流到此处已然变得浑浊,偶尔还能捞到上游人们遗落的烂骨头。
大概是河水污了井水,这里的水井隔三岔五会散发出一种淡淡的恶臭。
水也不好喝,煮茶做饭总带着一股淡淡的苦味。
因此叫苦水坊,这里住的人大多都是跑船的船工渔民,他们拖家带口聚集此地。
这是大宋都城汴梁城市发展的特色之一,各行各业往往会不自觉汇集一处居住,这样一来招工出工都十分方便。
木楞和李牢心都是苦水坊里出生,苦水河里撒欢,船上长大。
他们的捕到的鱼都是卖给汴梁城里的张衙内,张衙内在秤杆上做了手脚,少给了他们三成的鱼钱。
渔民们看着,都是一肚子窝火,但习惯了忍气吞声。
其中两个年轻人硬是不服,趁着夜里,他们又偷了三成的鱼回来。
结果,两人都让衙内的手下抓住了。
张衙内专意要戏弄他们,让手下先揍一顿,再让他们磕头谢罪,否则就送官府。
按照大宋律法,他们的罪行至少要受脊杖二十,刺字发配,劳役三年。
劳役尚且好说,可是刺字之后,恐怕再无脸见人了。
两人皆是忍辱负重,木楞一根筋,打死不愿磕头谢罪。
这时衙内又说:“你们都是水里长大的,水性肯定没得说,我们来比试一番,闭一口气,谁能游得比我远,我就放了你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