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嬴高把安条克三世写下的书信和自己的一些个计划告知了萧何他们几个之后,这一次倒是取得了这些人的一致支持,嬴高知道,大秦的这帮子老官吏在自己的麾下干的时间长了,那是奸猾的很的,没有成本的计划,他们是一定会大力的支持自己的。??既然都取得了自己亲信们的一致支持,而且按照韩信和蒙恬的说法,塞琉的地界上目前啥事没有,而且他们已经找到了一点点的蛛丝马迹,要是能够树藤摸瓜的话,知道一些敌人更多的消息也是十分有可能的。嬴高也就更加没有什么顾忌的了,直接就把安条克写下的书信和自己给韩信和蒙恬的指示一起发出去了。??和这边的计划进行的井井有条不一样的是,罗马的境内情况可是并不太好,执政官得到的这一系列回复都表明了之前他对于大秦的预料有点弱了,人家其实实力是相当的强悍的,本来还以为那些个杂牌军虽然不能把大秦的骑兵赶出去,但是肯定能让大秦的骑兵产生不少的慌乱的,但是现在可好,人家兵不血刃的就把这十万大军给杀的都不知道跑哪去了。??“大秦还真的是一个难以应付的对手,难不成我们罗马的骑兵真的要经过长途跋涉去塞琉和他们交战?”??还是之前那个一直在盯着大秦的动向的罗马官吏,到现在为止,其实他还是在认为罗马的骑兵基本上就是无敌的,虽然现在大秦的骑兵在塞琉的土地上面蹦跶的挺欢实的,但是罗马的骑兵要是一出马的话,塞琉还得是罗马的,连汉尼拔那么厉害的人物罗马都给干了,区区一个大秦在他看来就更不用说了。??“暂时不可,我们和腓力五世的关系本就不和睦,要是贸然出兵的话,怕是会引起他的注意,要是在这个时候和腓力五世起了冲突,那可就得不偿失了。”??“那腓力五世有何能耐,我们罗马骑兵这个时候若是和他们开战的话,说不定在灭了大秦之前就能先把马其顿给灭了。”??提到腓力五世,那个罗马的官吏更加的不屑了,显然罗马和马其顿的关系不和睦已经深入到了这两个王朝的人的骨头里面去了。??“若不是大秦率先如此,我们定然不会插手塞琉那边的事务,目前大秦的皇帝多半不知道我们和马其顿的存在,我罗马之所以插手,是因为大秦一旦知道了这些,代替塞琉之前的作用和马其顿联手,我们的处境可就艰难了,特别是如今看来,大秦的骑兵战斗力很可能并不比我们的骑兵弱多少。”??“那塞琉和马其顿乃是盟友,如今大秦把塞琉给灭了,腓力五世又怎能和他们联合起来,依我之见,说不定在我们有所动作之前他们反倒是先打了起来。”??“以腓力五世的性情,要是真的想要把塞琉给夺回来他们估摸着早就出手了,想要解决大秦,如今只能靠我们自己,一旦把塞琉的土地得到,马其顿也不过就是我们的囊中之物。”??虽然没有预料到大秦骑兵竟然有这么大的能耐,但是罗马的执政官还是并不相信大秦的能耐能有自己麾下的罗马骑兵那么强悍,他的计划正是先拿下被大秦占领的应该还不算是十分牢靠的塞琉的领土,之后再去攻击马其顿。??“那我们这一次,真的要出兵塞琉了吗?”??“不错,不过我们自然不能把全部的罗马精兵放出去,我们要在寻求我们帮助的盟友中聚集起至少二十万人马,而我们的精兵最多出兵十万,这些兵马已经是足够将大秦的精兵击溃了。”??“但是之前的那十万人马,在大秦的面前可是不堪一击啊!”??“一个养尊处优的大秦皇帝的弟弟能指挥什么兵马,这一次,我要派出的是真正打过硬仗的将领。”??显然罗马的执政官是把之前一次的失败的责任给安放在了胡亥的身上而继续低估着大秦的实力,罗马帝国的真正崛起肯定还是在第二次马其顿战争之后了,而要是没有嬴高的横空出世的话,这个时候也的确是快到要了腓力五世和安条克三世一起去攻打地中海的几个国家导致罗马对马其顿出手了。??所以说人家罗马现在对自己的军事实力还是有着自信的资本的。??但是他们不知道的是,他们认为不会参与到这个事儿中的腓力五世,正在因为一封书信改变了他的想法。??说实话,最开始的时候罗马的执政官对于腓力五世的想法判断的是十分的正确的,腓力五世在这一段时间里一直在琢磨着攻打地中海区域的事儿,他始终觉得那个地方才是值得自己去攻打的,而安条克三世正是他计划中重要的一个盟友,要是有十万塞琉骑兵的帮助,那可就不知道能给他省下多少的力气了。??但是就在这个时候,塞琉竟然直接被攻打下来了孔雀王朝的大秦给灭了,而且脾气刚强的安条克三世用的还是投降这个结果,实在是让腓力五世有点难以接受这件事。??难以接受是难以接受的,这个事儿的发生却不能改变腓力五世想要拿下地中海的心思,他在安条克三世确定了被擒住之后,几乎一直都在寻找着比安条克三世好,或者至少能耐要和安条克三世差不多的盟友。??但安条克三世只有一个,虽然腓力五世的盟友也是和罗马不相上下的,但是能耐入的了他的眼里的可就是没啥了,也正是在这样的情况下,他收到了一封来自于遥远的大秦都城咸阳城的书信。??其实腓力五世收到的书信一共有两个,其中之一正是安条克三世亲笔所写,而另外一封,则是安条克三世代替大秦的皇帝嬴高所写,毕竟嬴高和腓力五世的语言是不通的。??本来以为安条克三世应该是早就被大秦的皇帝给整死了的腓力五世在收到了这封书信的时候对于这是不是安条克三世自己写的表示深深的怀疑。??但是当他先看完了安条克三世用自己的口吻写给自己的那封书信的时候,这样的感觉就完全消失了,因为之前他和安条克三世之间是时常有书信的往来的,其中的一些习惯是模仿不了的。??安条克三世在书信里面首先说明了自己已经成为了大秦的阶下囚,在大秦的都城咸阳城中苟活,之后又说明了自己之所以投降,其中的缘由不外乎是不论怎么干都干不过大秦的骑兵了。??其实这些腓力五世是知道的,因为大秦的骑兵刚刚要攻打塞琉的时候安条克三世曾经的派人去告诉过腓力五世。虽然当时安条克三世并没有明说,但是其实其中的意思就是向腓力五世求援。??而当时的腓力五世心里面想的是安条克三世自己不可能解决不了这个问题,所以压根就没当回事,没想到等到再得到塞琉的消息的时候,就是塞琉已经变成了大秦的了。??交待完了这两个事儿之后,安条克三世就介绍了一下大秦骑兵的厉害之处,具体怎么厉害自然是没说,但是安条克三世告诉腓力五世,要是自己和大秦的骑兵战斗到底的话,自己的骑兵会全军覆没,而大秦不过就是多损失个三万五万罢了。??安条克三世麾下的骑兵有着多大的能耐别人不知道腓力五世也是知道的,毕竟他们已经是多年的合作伙伴了不是?由此,腓力五世就推断出来,大秦骑兵的战斗力应该是不弱于自己麾下的战士的。??至于是不是安条克三世在忽悠他,腓力五世连想都没想过,因为安条克三世的性情他是绝对了解的,能说出来这样的话,那就是大秦真的把他给打的服了。??再之后,安条可三世竟然直接跟腓力五世说明,大秦的皇帝嬴高在得知了马其顿和罗马的关系之后,想要暂时和腓力五世结盟。??因为罗马目前正要打塞琉的主意,一旦罗马真的主力尽出想要拿下塞琉而且真的把大秦击退了的话,从地理位置上看,马其顿可就不怎么合适了,所以安条克三世在书信中让腓力五世好好考虑一下大秦的提议,毕竟一旦要是能够抓住这个机会把罗马这个庞然大物给灭了的话,这广阔的天地之间可就再没有对手了。??其实要是没有说到这封书信的话,腓力五世对于大秦的态度和罗马的执政官是一模一样的,但是有了安条克三世的法眼,腓力五世可就不再这么认为了,要是真的有这样一个盟友,那简直就不知道比塞琉升级了多少。??紧接着,腓力五世打开了嬴高的书信,虽然还是由安条克三世代笔写的,但是口吻已经是完全变了。??嬴高没有瞒着腓力五世,直接告知了他之前塞琉已经遭受了十万人马的攻打,虽然十万人马不过就是一群的乌合之众,但是却成功的打探到了大秦骑兵的实力,嬴高怀疑那是罗马人派来的前哨,后面罗马人是一定会展露出自己真正的实力的,而在这样的情况下,大秦要是能够和马其顿在罗马人不知道的情况下联合起来的话,罗马将会非常的难受。??嬴高这封书信中要说放在之前最不能让腓力五世信服的一个点,那就是大秦把自己放在了和马其顿还有罗马一样的位置上,但是现在,腓力五世相信了。??这封书信让他没用多少时间就做出了决定,左右自己想要找到一个靠谱的合作伙伴也是十分的费劲了,那么大秦想要和他合作,自然是没问题的,而且腓力五世不像罗马人,他对于塞琉和孔雀王朝那边的领土真的不感兴趣,他甚至想到了要是罗马真的能够被他和大秦联合给干掉的话,那边的领土都是大秦的都行,只要自己想得到的地方是自己的,也就可以了。??腓力五世是一个说一不二的人,不然他也不能和安条克三世成为了真正的盟友,在自己考虑了两三天,权衡了一下子利弊之后,他直接按照嬴高书信里面所说的方式,派遣了一个自己的亲信到了塞琉的领土上面。??这个时候的韩信和蒙恬,那也是已经得到了嬴高的消息,嬴高告知他们二人的是,为了保证大秦对塞琉的控制权,自然还有大秦的兵力不损失太多,所以嬴高决定主动和腓力五世结盟,如果他们在罗马骑兵到来之前能够等到腓力五世的使者的话,那么他们的这个盟友就算是定下来了,到时候让韩信和腓力五世商议一出两面夹击的计策,塞琉的这一次危机就算是破解了。??当然对于嬴高的这个想法韩信和蒙恬还是稍微有点不服气的,毕竟按照他们的想法,什么罗马不罗马的,不管是谁过来,他们就把谁给干了就完事了。??嬴高对于大秦的骑兵也是有信心的,但是嬴高在这方面是个吝啬的皇帝,既然能找到一个盟友跟你一起分担损失,那对于嬴高而言当然是何乐而不为的事儿了。??要是自己就守着一个塞琉的话,等到时候孤立无援的腓力五世重蹈了自己上一世的覆辙,让罗马给干掉了,然后罗马真正的发展起来的时候,再想打败他可就是十分麻烦的事儿了。??有了腓力五世的帮助,大秦不单单能够保证干掉罗马人可能派来的骑兵,而且等候灭了罗马之后,腓力五世也肯定不会立刻就和大秦反目成仇,这些都是嬴高从安条克三世那得到的十分重要的消息。??腓力五世的使者很快就到了塞琉,他们带来了腓力五世的意思,那就是双方要签订真正的盟约,签订了之后但凡是有了罗马人的消息,双方都要第一时间让对方知道这个事儿,一方和罗马人开战了的话,另一方也要不遗余力的加入到战斗中,直到把罗马人打败了才算是完成盟约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