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眼下国内最抢手的档期,自然非贺岁档莫属了。
作为目前国内最完善、票房回报率最高档期,贺岁档竞争之激烈也是由来已久的。
如今一提起贺岁档,大众首先想到的估计就是“贺岁喜剧”一词。
而一提起“贺岁喜剧”,恐怕首先想到的也是冯晓刚和葛尤。
毕竟从1997年的《甲方乙方》开始,俩人的贺岁片就已经陪伴着国人过年了。
但实际上内地首先开始搞“贺岁片”的,其实是陈佩斯。
现在的年轻观众或许对他了解不多,但实际上早年陈佩斯在内地喜剧界地位堪称是当之无愧的“一哥”。
要知道在1984年央视春晚,正是陈佩斯和朱时茂首次合作表演了小品《吃面条》,才正式开创了“小品”这一喜剧表演门类。
因为在此之前,并没有小品的介绍或相关表演形式。
从这个角度来说,陈小二也算是“小品”门类的奠基人之一了。
后面的赵本三、郭大、黄洪等人,其实都算是沾了他的便宜。
当然,因为众所周知的矛盾1999年陈小二就和央视闹掰了,自此就彻底退出春晚。
不过即便不演小品了,陈小二依旧是那个喜剧大师。
比如在1995年的喜剧电影《太后吉祥》宣传时上,就正式打出了“中国第一部贺岁片”的旗号,比《甲方乙方》早了三年。
可以说在世纪末的最后十年,陈佩斯才是国内的贺岁喜剧代言人。
最有意思的是他喜剧电影并不是说段子逗你乐,而是诙谐的讲述着生活的悲哀。
说它是黑色幽默也好,讽刺喜剧也罢,至少陈小二的电影很真实!
或许正是因为这一点,在国内电影绝大部分都在赔钱的年代,他旗下的影视公司连续出品了诸如《临时爸爸》《编外丈夫》《孝子贤孙伺候着》等爆款贺岁片,并且每部电影都做到了盈利,平均利润高达到了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