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微的身材依然挺拔,虽已年过半百,却未见丝毫佝偻。头发已然花白,却梳理得一丝不苟。面容深刻而沉稳,一双眼睛闪烁着智慧的光芒,仿佛能洞察世间万象。
其眼角处微微的鱼尾纹,是他岁月经历的见证,更增添了几分沧桑与厚重。
下颚胡须被精心修剪过,显得既整齐又不失文雅。
“臣为陛下讲解兴亡之事,还请陛下以此为鉴,莫要重蹈覆辙!”
杜微是一个非常傲气的人。
他是益州本地人,出身梓潼涪县,年少时跟随广汉任安学习经学。
在刘璋之时,杜微担任过益州从事,但不久后辞职。之后装做耳聋,隐居于山野之中。
加以天灾频仍,民不聊生,遂有黄巾之乱。虽一时平定,然朝廷威信已失,地方割据之势渐成。
既是经筵,便是要抛出个议题出来,然后群臣议论,最后得出一个大家都认同的结果。
至于所谓任安派,便是来自于任安此人。
献帝时,董卓专权,诸侯并起,天下大乱。
“为国谋事,自然能称之为贤士。”
但因为他是任安派的代表人物,在益州影响力巨大,便是刘备都几次请他出山,皆被拒绝。
如此,则政治清明,百姓安泰,国家昌盛可期。”
见刘禅出口成章,杜微心中的傲气收敛了不少,对着刘禅端端正正行了一礼,这才说道:“陛下,前汉之亡,非一朝一夕之故,乃积渐所至。
终至曹魏代汉,东汉遂亡。
但他心中知晓,若他真的这样回答了,怕不是要给皇帝嫌弃了。
愿陛下深鉴前车之覆,勤政爱民,以保社稷之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