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竟他是吏部尚书,主管此事,何况刚刚都已经引得李世民的不满了。
若是今日找不到合适之人选,他这个刚做了几个月的吏部尚书估计也就到头了。
那时候,在史官的笔下,可就不是那么光彩的事情了。
只不过,就当他目光巡视,想要商议、物色一个合适的文臣去同那突厥使臣谈判之时。
几乎所有人的目光都是躲避着他的。
这些文臣们可都不傻,刚刚郑善果在面对那个凶神恶煞的突厥使臣时的样子他们也看见了。
难道你就能保证自己匆匆上去了,就能比准备了多天的郑善果强?
再者说,这种吃力不讨好,办好了理所应当,办不好还会丢官的差事,谁愿意没事找事?
吃饱了撑的吧?!
更何况,在这些士族文臣眼中,这侯君集也是一个贫贱出身,骑马抡菜刀的货。
凭借着一点军功就坐上了这吏部尚书之职,平日里对这些官员们也是相当的傲慢。
早已经惹得所有人不满,眼下还巴不得他出丑、丢官,遭报应呢,又有谁会管他?
所以,此时的侯君集就陷入到一种两难的境地。
像房玄龄、王珪、萧瑀,这些都是宰相,他上司。
而那些尚书们,与他平级,他也没有指挥调动的权力。
可现如今他能调动的文官们,全都躲着他,看都不看他一眼,一时间他也不知道选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