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9章 动态
十月之后,农事已毕,各地开始了操练,无论是府兵、募兵还是农兵。
邵勋照例带着亲军、银枪中营及万胜军三营在平阳西边的山里围猎。
河东、平阳、西河、岢岚、太原、上党等郡的酋豪也各带数百人,一起参加。
围猎的间隙,则是军事训练。
邵勋亲手给银枪中营六千士卒颁发一匹绢的赏赐。
张硕远远看着邵勋在军校、士卒中谈笑风生的模样,沉默许久。
这是邵师一手拉起来的部队,逢年过节经常亲送礼物,他甚至喊得出不少将校、老兵的名字,让他们激动不已。
他当中营督军这么多年,军士们平日里令行禁止,可你若要他们非选一个的话,答案没有任何悬念。
邵师不怎么管府兵,他就抓着银枪、黑矟二军,这是他的军队,他有绝对的权威。
当然,这不是说张硕有什么反意,他不会反,也不愿意反,从来没有过这种念头。
这只是一个正常人的心理罢了,就是邵师拉着副督赵玮的手,和颜悦色说话的时候,心里总有点酸溜溜的。
赵玮是长安人,初来梁县时十一岁,是永嘉元年(308)那批168名长安学生兵之一。
五年学业完成后,从军已历十三年,自队副做起,参加过多次大战。
因为能力出众,甚至爬得比前面四期的很多人还快,已是银枪中营副督。
其妻刘氏,乃是梁王之舅刘善的孙女。这般背景,却不是他能比的了。
与赵玮说完话后,邵勋随意指导了一会训练,然后便走了过来,叫上张硕,在一处山坡上停步。
“家里怎么样了?”邵勋问道。
张硕一颤,道:“邵师,我……”
“怎么了?”邵勋笑了笑,拍了拍这个学生的肩膀,道:“新妻不满意?”
“不是。”张硕憋了半天,只憋出这两个字。
“你爱士女,我也爱士女。知书达理,温柔贤淑,长得还好看,更有眼色,懂得照顾你心情。”邵勋说道:“你原来叫什么名字?”
“张大牛。”
“你怎么娶到东海王氏女的?”
“成为银枪中营督军之后。”
“这不就对了。”邵勋说道:“你若还是张大牛,他们会嫁女给你吗?他们内心连我都看不大起,会看得起你么?”
张硕面红耳赤。
“既然娶了新妇,就好好待人家。”邵勋笑道:“其他人还羡慕伱呢。”
邵勋于太安二年(302)收了第一批东海武学生,总共116人。
下一年没办,永兴元年(304)收了第二批洛阳籍武学生,计104人。
永兴二年(305)是127名太原武学生。
光熙元年(306)则是155名梁郡武学生。
永嘉元年(307)是168名长安武学生。
现于银枪三营、黑矟二营以及地方郡县爬上来的基本都是这五届学生。
他们入学时小则七八岁,大则十五六岁,但绝大多数都是11-13岁年龄段。
邵勋是永嘉五年(311)才当上平东将军,在此之前驻地是梁县和襄城。
这五批学生成家立业时,所娶之妻要么是宜阳诸坞堡中颜色相对出众的民家女,要么在洛南诸县、襄城郡娶妻,因为地位低下的缘故,妻室基本都没有门第,只有极少数是家里落魄的寒门士女,比如金正之妻李氏就是了,小金娶妻后甚至还要照顾妻族之人,不然人家可能吃不上饭。
这几批人在历次战斗中死了很多,活下来的基本都是募兵系统的中坚军官,或者地方上的太守、县令以及幕府僚佐。
他们现在的地位不低了。
升官发财之后,对以前的老婆满意吗?未必。
有换老婆的冲动吗?或多或少有。
谁都爱士女,不仅仅是邵勋说的漂亮、有文化、会打理家业之类,还有三百年来积累的风气。
这是时代特征、社会风气,根植于每一個人的心底。
但换老婆也不是那么容易的事,绝大多数人出于良心拷问、舆论压力、前途受阻等因素,不愿或者不敢,但如果他老婆死了呢?
要不后世怎么有句话说中年男人三大喜事是升官、发财、死老婆呢?
张硕之妻死了,所以他立马娶了东海王氏女,这就是邵勋说很多人羡慕他的原因。
这批人就这样了,除了少数幸运儿之外,绝大多数人不可能与士族联姻。
但他们普遍三十多岁了,较为年长的孩子也十几岁了,到了娶妻嫁人的年纪。
事实上最近两三年已经有过几桩了,主要是第一批东海籍学生。
以他们如今的地位,高级士族难,但与中低级士族联姻是存在可能的。
首批武学生大概已经有几十桩儿女婚事了,绝大多数是相互间联姻。
上战场之前,大家相约活下来的人帮忙照顾对方家庭,很多人干脆给儿女订了娃娃亲,加深彼此间的联系,但也不是没有与士族联姻的。
这是第二代,还好。
到了第三代,与士族联姻的人会大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