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芳华之家父袁绍正文卷第八百六十八章稳中求全迎接袁熙的便是船队首领糜泰,他是个身材高大的壮汉,虽然还不得到五十,但脸上已经被海上的风霜侵蚀出了道道沟壑,皮服黝黑粗糙,伴随着道道干裂,显然是在海上奔波多年了。
他见到袁熙时异常激动,见面就赶紧下跪,袁熙把他扶了起来,看到其神色,知道应该得知了授官的事情,不仅心里感叹,无论是在那个朝代,入仕几乎都是各行各业人士最终想要的归宿。
只有工作时间长了,才深切感受到其他行业面对的难题和阻碍,在权力面前都可以迎刃而解,而没有这个,便会横生波折,诸事坎坷,郁郁不得志抱憾终身的大有人在。
袁熙前世的时候,就深深体会到面对权力层级时的无奈,这是人类社会至今为止无法摆脱的普遍现象,若不想自我欺骗,便只能面对面对这个现实。
但袁熙也明白,商业一旦沾上权力,权钱结合,几乎能控制这世上所有的事情运转,这是极为危险的征兆,很容易走向万劫不复的境地,这是他竭力要避免的。
袁熙对糜泰道:“我准备加快建立和倭奴国之间的稳定航线,最起码要先在沿岸建起海港码头,以及足以护卫的城寨。”
“这之前我想要让些倭奴土著学习汉话,再次出航的话,是不是等来年开春比较好?”
糜泰低头沉思一会,说道:“单论海上航行,往南走的话,冬天是是东北风最为合适,而去往北面,夏天东南风最为合适。”
“但倭奴国在海西的东北方向,其实怎么走都颇为困难,远不如从辽东及朝鲜半岛出发容易。”
袁熙深以为然,在海船尚处于发展阶段的汉唐,远洋航海大多时候唯一能利用的是夏冬两股季风,而这两股都是沿着西北和东南方向这条轴线的。
这也就导致,从海港商路发达的徐州江东一带,去倭奴国的方向是东北,和季风方向并不重合,且夏季东南季风多变,雷雨风暴频发,很容易错过正确方向,导致漂流到外海遇难,这也是为什么唐朝鉴真和尚数次出海遇难的原因。
而从倭奴国到大陆便容易的多,冬季少雨,且风力稳定,即使偏航,也能够在漫长的海岸线上找到陆地。
他想了想,问道:“你们现在海上航行,靠的是什么指明方向?”
糜泰老老实实答道:“靠的是太阳,风向,晚上的星象,海流,以及鸟类飞行的方向做综合判断,其要点是算好航行距离,因为很多特征在靠近陆地时和远洋中并不完全相同。”
“虽然受天气影响,也多少有些偏差,且只有经验丰富的老人才能做到减少疏漏,但总体上来讲,除非天气非常恶劣,偏向的可能性倒不是很大。”
袁熙点了点头,和他猜测的一样,彼时航海即使没有指南针,经验丰富的船长也有办法找到正确方向,就是难了些。
指南针对于航海的促进作用无异是有的,但大不分时候是气候特征多变的远洋航行,而东海这边的洋流方向已经被经验丰富的船长熟知,方向反而不是個大问题了。
所以即使指南针是北宋才出现的,但之前中国航海业已经足够发达,尤其是近海航行有很多辨别方向的办法,并不是说没有指南针就不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