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基上前搀扶詹同,至小亭中坐了下来,指了指肚子说:“猜同文兄来意难,但想来也是这里堵得慌,文笔抒不出来吧。”
詹同笑了起来,将拐杖搁在石桌旁,一脸沧桑地说:“果然还是一双锐利眼,料事如神得很呐。不相瞒,此来是来道别的。这一面,恐怕是最后一次相见了。”
刘基有些错愕,但很快便接受了这个消息:“年初吴琳吴尚书走时,你已有退意,现在要走,虽令人十分不舍,可看你这身体,怕也是扛不住太久了吧。只是,上位点头了没有,你可是承旨第一人啊。”
洪武初期的圣旨,多是出自詹同之手,很称朱元璋心意。
詹同微微摇头:“上位再不答应,我这老头子就要卒于任上了。陛下垂帘,准我回乡,只是不准我辞官。”
刘基深深看着詹同,颇有些羡慕:“你还是深得陛下恩宠,若我能回故乡,又何必留在这里,风云之下,瑟瑟发抖。”
富氏与小章准备了酒壶、酒杯,少许小菜。
詹同见无旁人,叹了一口气:“先是广东参政汪广洋回金陵,掌管都察院,后是四川参政侯善调入中书,任参政。这段时间里,侍郎、尚书又换了几人,陛下频频换人,着实令人难摸透心思。”
刘基品了一口小酒:“心思还不明了,自是不信胡惟庸与陈宁。”
“既是不信,为何还要委以重任?”
詹同不解。
刘基看向夜空:“自古以来,皇帝最擅的就是驾驭之术,在他们看来,左右制衡才是王道。你等着吧,用不了多久,中书省怕是还会多一个丞相出来。群臣不斗,帝王难眠啊。想当(本章未完,请翻页)
请收藏本站:https://www.kanshuc.cc。手机版:https://m.kanshuc.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