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名府。
六月盛夏,热浪滚滚。
炽烈的阳光没有半分遮挡,直直的落到了大地上。
汗水滴到晒得滚烫的路面上,转眼就会消失不见。空气在阳光下晃动着,带着远处的景物都模糊了起来。
大名府城外的东湖上,尚有着一点微风。碧绿的荷叶铺满了半幅湖面,朵朵白莲亭亭玉立。只是看着,便觉得清凉起来。
可偌大的东湖中心,就只有一艘画舫在莲叶间缓缓行驶。丝竹之声若有若无,在湖面上流淌。而在湖岸边,还有一众军士守卫。纵使汗流浃背,也不敢离开湖堤半步。看到这份阵势,路上本就不多的行人,都是远远的避让开去。
撑着画舫的艄公,戴着斗笠,有一下没一下的慢慢推着竹竿,让沉重的画舫一点点的移动着。
两名十一二岁的小使女,蹲在船舷边,探着细细的手腕,将画舫经过处的一个个莲蓬摘下来。用几个小篮子盛了,捧着进了船舱中。
船舱之内,有着丝竹歌舞。
一队乐班坐在角落处,前面是一幅帘幕,挡着他们望向舱中的视线。而在船舱中心,六名色艺俱佳的妓女,随着乐曲且歌且舞。艳丽动人的舞姿,让坐在四周的宾客们看得目眩神迷。
这是司空、河东节度使、判大名府——穷贵极富的文彦博在宴客。
自从离开了枢密院出外之后,不论是在河阳府,还是在大名府,文彦博所做的就是饮宴,游历,累了,就在府中读书、休息,政事那是丝毫不理。
河北东路的转运判官汪辅之前些日子刚刚巡视过大名府,对此颇有微词——转运司有监察地方州县官治政的任务在——但文彦博却是一点也不在意。
小儿辈的牢骚琐语,他做了几十年宰执的元老重臣岂会放在心上?!更别提他身上还有一个司空兼节度使的头衔,是为使相,论品阶,王安石都要在他之下。
这一日,他看着东湖上荷花开得正好,便邀了一帮宾客来,都是大名府的名士。船舱中,十几桶冰块放在角落和隐蔽处,暑气全被挡在了画舫之外。这样的享受,也只有几十年宰执的文彦博才能用得起。
保养的极好的右手捋着雪白的长须,半眯起的眼睛藏着深如渊海的心机。看着是歌舞,心中却没人知道在想些什么。
进来后的小使女将一个个装着莲蓬的篮子放到文彦博和众宾客的几上。文彦博身后的两名侍女,一个打着扇,一个则拿起莲蓬,帮着剥了起来。
轻微的一声碰撞声,让画舫轻颤。就听着一串脚步声,从舱外的船舷过道上响起,文彦博六子文及甫,出现在舱门外。
宾客们纷纷起身,向着文家的六衙内行礼问好。
文彦博慢慢的抬起眼,问道:“六哥,你怎么来了?”
文及甫刚刚乘着小舟,从艳阳下来到清凉的船舱中,还是一副汗流浃背的模样。他走进来,与众人打过招呼,在文彦博身边低声道:“大人,汪辅之那厮竟然上书朝廷弹劾大人!”
文及甫怒形于色。富弼当初被李中师所逼,竟然要交免役钱。现在又有人弹劾到自家父亲头上。元老重臣的脸面朝廷都不在乎,竟然让这一干小人欺上门来。
但文彦博不为所动,依然是慢悠悠的问着:“他说了什么?”
文及甫更凑近了一点,贴着文彦博的耳朵要说话。
文彦博瞪了儿子一眼,眼神中的厉色瞪得文及甫向后一仰。探手端起用井水镇过的酒杯,“即是监司弹劾老夫,此等公事,有何不可对人言?”
看着愣住的儿子,文彦博也不免与富弼一般,有着虎父犬子之叹。宾客们十几对在看着,再私下里说话,到外面可就要传出流言了。不过是个转运判官弹劾而已,有什么好好在意的。这消息很快就会传出来,现在弄得神神秘秘、紧紧张张,反而会让人以为他文彦博怕了。
干咳两声,当着宾客们的面,文及甫不便将自己了解到的汪辅之弹章上的内容都说出来,便简简单单的归纳成三个字,“汪辅之说大人‘不事事’。”
“就这个?”文彦博反问一句,毫不挂怀的样子,让竖起耳朵的宾客们都没了探究根底的兴致。
“此必是得当朝之人的授意!”文及甫背对着外人,恶狠狠地说着。
“要是王安石有这么蠢就好了。”文彦博自言自语道声音低得只有儿子能听到,“河北东路的转运判官是该换一个人了。”
“大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