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久没人在李介宾面前大声说话了,上次好像还是侯伟吧?怪怀念嘞。
王天赐拉了拉这女生的白大褂衣角,同时对李介宾解释道:“不好意思呀,宾哥,这是我老师新来的博士研究生,那个她也是最近刚来,还不熟(不懂规矩)......”
哦哦,新来的呀。
上次老唐觉得王天赐一个人太辛苦,所以给他配了个博士师姐,这博士生是新来的,不懂咱这经典教研室的“规矩”,还没认清谁才是真正的大腿,还以为自己老板才是自己的老大。
黄四郎:老大,往往是空架子。
这女博士生觉得有点奇怪,咋了?我问错了吗?师弟这是干嘛,这小子好像还在上学吧?他很有背景吗?很有势力吗?我刚刚说话大声了吗?
老唐面子有点挂不住,咳嗽了几声,“阿宾呀,我也有点这方面的疑问,不过我更好奇,你是怎么判断用药时机的?”
“刚刚说的那是一般准则,但是必须注意的是,肝炎转氨酶升高,虽然大致可以分为虚实两大类,但是实际临床上虚实夹杂者更为多见,比如这个小伙儿就是,再则,肝肾阴虚者又多,而阴虚往往又容易夹杂湿热......”
老唐内心有了一种明悟,原来如此。
“选方选药,常常也是错综复杂的,江西有位名老中医,常常喜欢在一贯煎中加入龙胆、虎杖就是发现了这个规律......并非一成不变。”
而这,也是区分及格与良好的界限。
一个中医,能熟练用方,合乎方圆,开方有效,已经算是合格,但是随着遇见疾病的增加,慢慢发现越来越多打破自己认知“常规”的情况,这个时候被“规矩”束缚,认为自己就是对的,而不是认清现实,那就钻了牛角尖,打破不了瓶颈。
打破限制,懂得从临床角度再思考,从而找到出路,这样的中医,已经超越了及格线以上,能称得上良医了,可惜这种情况往往是经过反复碰壁之后,陷入自我怀疑,最后尝试突破自我成功后,才能理解到的。
师无常法,师法天地。
以老唐的功力水平,即使李介宾不提醒他,他也会在多遇到几个转氨酶异常的病人后,反思自己,寻找正确方法,只是那样的话,对一个大器晚成的老人来说,有点浪费时间了。
这也是名师的作用,俗话说“师父领进门,修行在个人”,这句话没错,须知老师是外界力量,归根结底还是需要自己身体力行,但是真正的好老师,并不是把秘籍一丢,让徒弟自己瞎捉摸,而是随着弟子水平提高,每到一个关口,给予适当的点拨。